浅谈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浅谈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浅谈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办法浅谈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办法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农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供大家参考。

浅谈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浅谈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浅谈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难的状况,浅析了该问题的隐患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良影响,并简单介绍了解决对策,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和谐社会;制度壁垒

  正文:

  农民工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生力量。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关乎农民工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关乎和谐社会的建设的成功与否,更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所构建的和谐

  社会主义社会是指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公平;人际关系环境和谐,社会稳定。但是

  如果没有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和谐,甚至连子女受教育这样的基本人权都

  不能保障,那么我们的和谐社会不可能实现。本文以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为背景,探讨当前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的问题。

  一、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

  1、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受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是否平等的重要指标,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具体反映在农

  民工子女的就学渠道等方面。他们的就学渠道主要有:第一,在公立中小学借读。

  第二,就读于流出地政府在流入地所办的学校。第三,进入民助公立(或公助私立)学校学习。第

  四,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第五,在家乡学校接受教育。抽样调查显示有65%

  的适龄儿童

  在家乡接受教育,他们的父母亲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处在教育的边缘地位。

  第六,部分

  农民工子女失学或辍学。

  2、就学过程不平等

  第一,与城市孩子同处一校的农民工子女,由于户籍的限制,必须比城市孩子多缴纳

  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他们生活的经济条件比城市孩子要低很多。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类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

  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经常是“插班”或者是被‘单独编班”。由于户口不在当地,经济条件薄弱,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学生排斥;由于父母工作流动性大,学校有时会疏于管

  理;由于没有学籍,成绩因此不计入教学考评,甚至无机会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及“三好学生”的评选和一些体育竞赛;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往往歧视农民工

  子女学生,甚至剥夺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资金短缺,且不少学校办学以赢利为目的,办学条件被

  降到最低,因此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设备奇缺、管理水平低、师资力量弱以及存在安全方

  面的隐患等。所以农民工子女尽管有学可上,享受的依然是比公办学校低得多的待遇;而且

  当地教

  育主管部门还有比较严重的城市本位观念,不但不落实国家的政策,对这些学校进行财政补

  贴,改善教

  2、义务教育制度的过度分权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过度分权。《义务教育法

  》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十二条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

  保证。这个教育法则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作

  为城市边缘人口,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流出地政府带给他们的教育补助。因此,义务教育

  的过度分权是造成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主要原因。

  3、农民工经济收入低

  在我国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运输业以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农民

  工占到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人数超过一亿。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经济社

  会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理应得到公平、公正待遇,但农民工却经常遭遇工资偏低或拖欠的不公

  正待遇,收入普遍微薄。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城市郊区,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城市学校尤

  其

  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使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额外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他们只能“望学兴叹”,这是导致他们子女上学难的直接动因。

  4、农民工家庭的流动性大,社会交往面窄

  农民工居住空间狭窄,条件较差,孩子没有安静的学习空间;农民工子女尽管生活在广

  阔的城市空间,他们实际却只拥有狭隘的生活空间,这与乡村社会中频繁的互动行为形成鲜

  明对比;经常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使适龄儿童的正常学习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甚至造成了阶

  段性辍学,影响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客观层面上拉大了与其他儿童的教育差距,进一

  步加剧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弱势地位

  四、解决对策

  1、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逐步削弱户籍制的身份定位功能,解除教育

  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

  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

  户口,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逐步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

  籍制度,打破户籍制度壁垒,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性,降低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同时配套改革与户籍制度直接相关的制度,淡化包括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

  、社会保障等政策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逐步剥离在“城市户口”这一身份标签上附着

  的一系列不合理的社会福利,实现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的主体平等。

  2、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

  筹措教育经费。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由“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以县为主”调整

  到“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要

  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的体制上来,全方位

  地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解决的渠道应该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教育为

  辅,调整现有教育资源的分布,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建立健全捐赠机制,完善

  捐赠立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让有爱心的先富者,将一部分财富通过慈善事业投

  入教育,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农民工使企业获得利润,政府增加了税收,因此,还可以通

  过适当的方式,让用工企业分担农民工子女的部分教育费用,并安排一部分城市教育附加费

  用于农民工子女教育。

  3、消除法律上的歧视。

  按照联合国《取缔教育歧视公约》的规定,教育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

  、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经济条件或出生的任何区别,排斥、限制或特

  惠受教育者的行为。上面提到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从法理上讲,明显存在对

  流动少年儿童的歧视性条款,造成了流动儿童在选择受教育权、缴费、享受教学资源等方面

  与流入地儿童的不平等。现行的一些教育法律规范中也出现了诸如“农民工子弟学校”、“附属教学班(组)”、“借读费”、“临时学籍”等内容,实际上是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

  隔离开来进行教育。这些做法在形式上违反了《世界人权公约》、《取缔教育歧视公约》等

  许多国际人权法文件所确立的禁止歧视原则。所以应消除这些歧视性的条款和语言。同时政

  府还应禁止城镇针对农民工制定各种不平等的政策或设定不平等的用工条件,尽可能为农民

  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使他们有机会获得较好的工种和工资待遇。

  4、协调疏导农民工的流动

  农民工的流动总的来说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对个体来说更多的是盲目性。任何城市的资

  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政府还应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适当措施适度控制流动人口

  的规模,如通过实施积极的区域政策,引导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欠发

  达地区转移,以实现发达地区的企业、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民工家庭三方共赢,这也是解决农

  民工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根本途径之一。此外,还可以与欠发达地区联合建立用工信息

  发布机制,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减少农民工的流动成本。

  参考文献:

  [1]

  胡建勇.陈海燕.农民工子女免费义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7,[2]

  金磊.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解决途径探析[J].天津教育,2005,[3]

  刘淑萍.赖以柱.蒋常香.农民工子女的心里健康问题探析[J].农业考古,2007,[4]

  王智超.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制度性障碍与议[J].东北师大学报,2007,[5]

  徐学俊.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论析[J].湖北大学学报,2007,

推荐访问: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现状 浅谈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农民工 浅谈 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