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14篇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14篇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项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国家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目的就是优化和调整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14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14篇

篇一: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项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国家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目的就是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不断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严防国有资产的丢失毁损并保障其保值增值,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举措,以期为有关管理人员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伴随着国力水平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为了迈向经济强国,国家一直在推行各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作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不断规范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这样便可以大大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国有资产所处行业基本上都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为发挥国有资产的最大效能必须要将其合理配置,这样有利于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严防各种

  资产的闲置和沉淀,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不断优化国有资本机构,这样才能加快过剩产能的退出,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在资产规模庞大、以资产运营管理为主的国有企业中,资产管理是最为核心的工作。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可以大幅提高国企的运行效率以及整体盈利水平,这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尚存的问题

  1.1资产管理者管理意识落后,对资产管理不重视。相对于私营企业老板是资产的真正所有者来说,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不是资产的真正所有者,只是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因此对国有资产管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少主人翁的管理意识。而国有企业的集团公司对其高层管理人员的考核普遍只注重于经营业绩方面,没有对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特别是对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考核基本是空白,从而导致管理者只重视经营业绩与现金流方面的管理而不注重资产管理,对国有企业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的战略发展方向、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认识有偏差,管理意识相对落后。

  例如,有的国有企业急功近利出卖享有盛誉的自主品牌,造成自主品牌的消亡。委派的高管对以前遗留的资产方面的问题束之高阁,不闻不问,从而导致老旧国有资产闲置损失。1.2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陈旧或缺失。首先,部分国有企业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修订资产基本管理制度。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既要符合国家整体规范要求的法律法规,还要遵守专门针对国有企业的规章制度,由于从发现问题到制定对应制度,所花时间比较漫长,而现在的经济形势发展日新月异,当制定的新政策法规出台后,新问题又已经出现,周而复始,从而使得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一直滞后、处于不健全状态。其次,由于国有企业管理层对资产管理制度更新完善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现有部分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相对比较混乱。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敷衍,对需要经过规定审批程序处置的闲置废旧国有资产不及时按申报程序上报处置,任其闲置报废,这些基层执行层面的不作为影响一些国企领导和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并不重视。最后,资产管理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未有效衔接,其中关于资产管理制度中财务处理的内容更是不合时宜无法执行,部分国有企业也没有按照国家颁布的新会计核算制度更新资产管理的核算方式、方法,导致在盘点后往往难以进行财务处理,极容易出现财务账面数和盘点实际数不符的情况。1.3资产经营管理缺乏整体战略目标且没有执行方案。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想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希望遍地开花,做大做强企业资产,所以忽视了生产经营,只注重资产的经营,而忽略了国有企业本身的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科研技术水平,实际情

  况是不但没有产生想象中的规模效益成果,却反而给企业本身造成了无效资产增加、现金流困难等实际负担,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经营和生存发展。这些国有企业管理层偏爱做强做大资产,认为只要资产增加,多元化规模扩大,多面经营,企业的盈利面就会加大,却忽视了挖掘现有资产的潜力,往往造成优良资产和劣质资产混杂一起臃肿不堪,造成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另外盲目而过度的投资,再加上不注重存量资产的盘活,使企业很多存量资产运营效率低下,且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有些国有企业,过分追求多元化发展,想达到产业遍地开花的效果,对产业的扩张乐此不疲,甚至不经思考进入企业自身完全不搭界的行业,认为这样不但可以为企业增加新的利润来源,还可以将企业在单一行业运营的风险有效分散开来。但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使企业的资产分散零乱,摊子铺得太大,主业越来越不突出,长此以往,主业就被边缘化,结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丧失,企业的资产经营风险也急剧扩大。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在财务账面上存在大量的呆死账资产和不良资产,这些劣质资产没有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处理,给企业资产管理运营留下了不小的隐患。现在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合法合规处置这些劣质资产,从而调整优化企业资产结构,降低企业资产运营风险,使企业真正扭亏脱困从而实现转型发展甚至高质量发展的经营目标。

  2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几点对策

  2.1提高管理者资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理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以业务部门为基础和单元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高管和管理骨干、技术骨干、核心员工持股,使他们成为企业的股东,成为资产的真正所有者,并且还要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在体制上进行深层次变革,搭建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舞台,从而让他们主动、积极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发挥资产管理的最大效益。国有企业的上级公司对下属各层级高层管理人员要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要对资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要让管理者意识到不仅要重视经营业绩与现金流方面的管理也要注重资产管理,要强化对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战略规划、打造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认识。2.2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基本管理制度。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自身的特点、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第一,建立一整套适应本企业资产经营管理的组织体系,制定并发布各资产管理部门职责,明确界定每个资产管理岗位的职责。第二,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如《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等。第三,充分利用管理软件,加强财务核算与监督。在修订完善制度

篇二: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加强思考

  摘要: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困扰很多国有企业的一大难题。国有资产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主导地位能否得到保障。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国有资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管理问题展开研究。论文首先阐述了资产管理的含义,其次结合现阶段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深入分析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全过程控制、资产价值管理、内外部审计、信息化数据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新思路及具体对策。本文对国有企业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内部控制;价值管理;信息化当前,由于部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经济责任不明确等原因,而出现资产闲置、流失、浪费等现象,并且已严重影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国有企业保值增值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本文就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了研究。1资产管理的概述资产是一种资源,该资源能为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并且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资产管理是企业对自身拥有和控制的资产的取得、使用、核算、监督及处置等一系列过程实施的管理和控制活动。资产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等。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资产归国家所有,国有资产的特征有:一是具有唯一性,国有资

  产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因此所有权具有唯一性;二是具有增值性,国有资产经营目标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是具有运动性,国企在资产经营过程中,通过投入、经营、产生利润、利润分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过程实现自身价值与增值;四是具有多样性,国有资产的形式多样,有财产、财产权,自然资源、人造财产,有形财产、无形财产等多种形式。企业资产管理的水平关系到资产的使用效益,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2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目前,大部分国企已建立起产权明晰、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受到企业规模大小、功能程度等客观因素制约,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2.1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目前,多数国有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不高。首先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目前仍有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缺乏固定资产运营意识,管理方式粗放导致很多固定资产闲置废弃,流失和浪费现象严重;其次对于存货管理,一些国有企业存货储备没有定额管理制度,库存积压严重,隐形浪费普遍存在;其他流动资产管理效益亦不高,闲置现象较为严重;最后对于无形资产管理,很多企业没有无形资产形成和价值评估管理意识,不能发挥无形资产在提高企业价值方面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是缺乏资产管理意识,导致决策程序不规范,资产购置,产品生产盲目;二是缺乏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资产采购、资产盘点清查、资产处置等制度不健全;三是考核指标不科学、不全面,不能发挥资产应用的导

  向作用。2.2资产的账面价值不能反映资产的真实状态部分国有企业还存在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资产真实状态的现

  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企业没有建立起资产价值和风险评估机制,会计核算仍采用传统的资产记录、计量和计算的方法,准备金计提和管理制度缺失,导致市场变化和风险因素引起的资产价值变动不能及时处理,进而造成会计账面只是反映资产的原始价值状态,不符合实际价值;第二,企业不能有效执行资产盘点清查制度,不能按时进行资产清查,不能及时处理清查中出现的盘盈盘亏和不能正确分析资产盘盈盘亏原因,导致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资产的真实状态。

  2.3没有建立内外部监督机制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没有单独设置资产监管部门,由财务部门或资产管理部门代为履行监管职责。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资产内部监管部门,还有些企业虽然设置了监管部门,但主要是为了应对上级主管部门检查和评估的需要,内部审计基本流于形式。这些设置监管部门的企业因为受专业人才短缺、专业知识有限等方面限制,资产内部监管往往只停留在资产统计登记阶段,并未发挥出内部监管的作用。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来源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和考核,如果不引入社会审计机构对企业的监督,很难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导致资产账实不符。2.4管理手段和方法滞后,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历史变革较长,

  资产几经整合移交。资产管理主要是靠手工记账、人工盘点等传统模式,缺少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容易造成账面缺失,账实不符,资产管理效率低下等情况。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不得不使用现代管理工具和手段,但是仍有部分国有企业,因为资金和理念上的原因,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不被企业采用。

  3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应对的话,将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质量,本文认为,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质量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只看到资产能为企业带来多少收益,而忽略对资产从购入环节直至处置的全过程管控,国有企业应该从多方面对资产进行有效管控。3.1建立资产全过程管理控制制度一是要建立健全资产购置制度。企业不仅要有资产采购审批制度,还要有科学的决策程序,对资产的存量及需求进行有效监测,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采购计划。企业对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的采购均要考虑市场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需求,采购的物资应与生产经营需求相契合,这样才能避免库存积压给企业带来的不必要损失。二是完善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流程。优化资产的清查制度,对各类资产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可以减少因管理人员过失等原因引发的资产管理问题,并可以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纠正资产管理中的问题,提高资产的使用效能。三是健全资产报废处置管理办法。资产处置是资产管理的

  重要环节,容易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资产处置尤其是资产的报废应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先要做出切实可行的清理方案,然后经相关部门审核,最后报领导层审批,层层把关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例如,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可以考虑采用经营租赁的方式减少固定资产的浪费。在企业中,一些购入的设备尚在使用阶段,又出现了更为先进的设备,这时企业会淘汰老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这样就造成了设备的浪费。如果采用经营租赁的方式,去获取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设备,可以防止出现固定资产的闲置和浪费,还可以避免处置环节的资产流失问题,大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能。并且经营租赁的方式具有可撤销性,可以灵活地调整生产方案,提高企业的活力。

  3.2强化对资产的价值管理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起适应企业的资产价值和风险评价机制并合理运用,使资产账面价值符合实际价值。建立与现代财务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各类资产准备金计提及管理制度。对资产管理实时跟踪,及时发现盈亏并处理。建立合理的折旧计提和摊销办法,避免将折旧摊销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从而影响国企的持续健康发展。重视财务人员的学习培训,把培训作为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加强财务人员维护企业利益、保护企业财产的意识,准确掌握资产变动信息,对资产变动进行及时的账务处理,做到账实相符,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3.3发挥审计监督作用首先,要建立起独立的资产监管部门,抽调专业知识精湛、原则性

  强的人员加入资产监管部门,对资产管理状况进行实时监督,提出资产管理模式优化方案和改进措施。其次,发挥民主监督的优势,对资产使用、处置等情况进行信息披露,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拓宽员工信访举报渠道,在企业内部形成相互制约、分工负责的监督管理体系。最后,发挥好社会审计部门等第三方的监督作用,定期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和资产评估机构,对企业进行审计和评价,为改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国家实施机构改革,国资委监督审查的职能被分离到审计部门,同时部分国企监事会职责也被划入审计部门,通过改革构建起新型的审计监督体系。机构改革赋予监事会新的职责和意义。新形势下,要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监事会,必须具备高度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因此需要配备专业和专职人才。通过对监事会进行考核的手段,引导监事会发挥内部监督的职能。

  3.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资产进行管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管理资产变得越来越便捷。利用信息化大数据及完善的信息系统,足不出户就可以凭借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关于资产性态、资产价值等信息。管理人员利用这些信息化数据对资产运行全过程进行管控,不仅可以随时掌握资产动态,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资产管控的人工成本。实务管理中,可利用条形码管理方法,在资产管理系统平台上实时掌握资产供、产、销、存动态;推行ERP管理平台,强化资产在整个供销链的管理,形成一套从预算、采购到使用、处置等过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和新型资产运作方式,构建企业资产从进口到出口各个环节的网络动态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措

  施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实际操作中也不仅仅是单个措施的应用,而往往是针对实际问题综合采取的应对措施。例如,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全面预算编制阶段,需要对收支情况进行准确预测,收支的预测需要考虑经济增速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收支影响,在这基础上做出科学判断,这就需要企业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测算模型;在全面预算执行阶段,需要充分发挥内外部审计监督力量,加强对预算执行的事中控制,及时调整不合理的预算,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资产评估控制手段,防止资产的账面价值脱离实际价值;在全面预算完成阶段,需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企业资产管理的考核依据,对资产管理发挥约束和激励的作用,使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成为一种贯穿于资产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制度。

  4结语国有资产的管理是国企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应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从多个方面综合采取措施。针对目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现状,可通过采取建立资产全过程管理控制制度、强化对资产价值管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控资产等措施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实现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参考文献[1]常美珍.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24).[2]姜晓琦.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纳

  税,2019(22).

篇三: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资产管理措施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提条件世界经济合作的进程加快,为国有企业的创新和改革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在这一趋势下,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要改变自身资产管理模式,打破现在国有资产授权的传统经营模式;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资源重组、产业结构自行调整的优势,实现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国有企业改革中资产的流失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发展壮大国民经济,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具有关键的作用。只有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才能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企业只有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规范资产的管理制度,有效地将企业中的各种管理制度自然转变为员工的经营意识,国有资产闲置和流失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的收益。(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可以为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提供保障对企业资产进行合理的使用和分配,充分挖掘低效、无效资产的使用功能,变废为宝,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更是国有企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只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优化国有企业现有资产的结构,使国有资产运作的效率得到充分提升,才能为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提供保障。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府干预太多国有企业所有者的政府部门集管资产与管人、管事于一体,行使着企业的经营权、管理权和监管权。政府实际上一直在履行着双重职能,即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和社会经营管理职能。政府角色定位的不确定,政府过多地承担不该管的国有资产的所有者职能,必然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应该履行的公共管理者职能,造成了产权管理的多元化。政府各部门都可以以所有者的身份向企业发号施令,企业要服从多个政府部门指令;但是每个政府部门都是站在各自的职责来要求企业,不利于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国有资产的综合利用,无法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多头干预企业经营,经营权与所有权混为一谈的管理,造成行政干预的越位,导致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活力受到束缚,导致国有资产效率低。国有企业面临“自主经营”与“行政干预”的冲突,既要适应市场竞争机制,又要服从政府经营主导的约束。(二)缺乏整体战略规划,资产产出效率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过分强调购置新固定资产来提高生产能力的问题,认为只要固定资产增加了,规模扩大了,企业的盈利面就会加大。因此,国有企业过度而盲目地进行投资,甚至进入自身完全陌生的行业,实行多元化经营,结果造成企业资源过于

  分散,形成大量不良资产,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丧失,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管理理念落后,创新意识不足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资产管理制度也应紧跟管理的需要,及时更新完善。但是受传统理念的制约,没有按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来完善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企业内各部门对资产管理权限交叉重叠,权责不清。资产管理的目标仅限于财务账目管理和实物管理,而忽略库存资产的运作,并且资产闲置,造成资源浪费。资产管理的范围仅在于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而忽略了对诸如独立品牌、商誉和技术研发等无形资产的管理;管理人员的理念较为传统落后,不愿担责,缺乏创新意识。(四)监督管理不到位,绩效考核机制不全面我国现在的国有资产内部监管体制还不太完善。监事会在公司治理机构中属于内设机构,监事会在实际工作中,从事事后监督多,而事前和事中监督重重受阻。有的国企监事会、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只是满足所谓的程序需要,根本没有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国有资产外部监督管理部门对资产管理的运营模式、方法比较传统,信息化大数据高科技手段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监管工作过于行政化,存在监管部门“什么都要问,什么事又都不做主、管不了”的现象。企业对资产重視监督、弱化经营的意识根深蒂固,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主动性几乎为零,监督的知情权流于形式,内部监督成为管理程序的幌子,企业管理层利用职务之便徇私舞弊的现象时有发生。资产经营效益与管理者薪酬不挂钩,没有将资产管理

  和效益纳入对企业管理者的考核范围,没有建立完整的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资产监管和问责制度。

  (五)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严重,不良资产比重偏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部门普遍设在办公室管理,基本上没有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员,处于管理失控的状态。企业对资产的掌握不全面,所以对现有资产不能做出有效的统筹安排,尤其是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跟不上。固定资产不能在企业内部充分流动,资源达不到优化配置效果,以致造成现有资产的闲置、浪费比重偏高。甚至有的资产长时间闲置,导致陈旧、过时,甚至过期,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企业没有形成资产定期盘点制度,或是盘点工作流于形式;现有资产的信息资料,只有财务账面上原始金额、购置时间等记录的原始信息。对资产后续的使用、维护均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跟踪管理,也不能及时发现使用过程中资产存在的问题,不利于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提升和改进,造成账实不符。甚至有些设备还可以使用,但过早处理;还有些设备可以循环使用,而遭过早淘汰,给企业造成不小的损失。三、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必要措施(一)深化改革,改进国有企业运行机制要想改变政府干预过多的现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政府与企业分开、政府与资金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原则。这使国有企业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成为自我管理,自我盈利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吸收民间资本,发展多元化资本结构。通过市场化的经济运行

  方式,公司本身拥有最终决定权,打破了“大份额拥有最终决定权”的局面。三是改善国有企业的管理运行结構,使企业资产管理更加灵活。企业管理机构应当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等管理人员组成,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合理规范各机构的权利和责任。四是建立多部门协调管理机制,确保资产管理没有盲点。

  (二)总体规划和合理配置资源在资产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在重大项目投资和大额资产购置过程中,有必要全面开展前期调查和可行性研究,并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避免盲目上马工程、盲目购买大型生产设备,以免浪费大量资源。还应在部门之间尽可能科学合理地配置企业现有的设备、设施,避免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低效、无效和落后产能的资产是企业资产管理中重点管理的对象,这些资产占用大量资金,不仅增加了企业资产管理的难度,而且给企业经营带来沉重的负担。企业要加强资产核查,对于已经过期、陈旧损坏、无再利用价值的资产,由公司报批后直接处置。(三)创新资产管理方式,激发国有企业生命力国有企业应当在资本化、股份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资本多元化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形式,可以弥补国有资产的不足,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注入动力,激发国有企业生命力。科学的资金预算管理与资产使用管理相统一,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并每年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

  发展预算资金,才能有效避免国有资产的浪费,激发国有企业的生命力。

  (四)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完善管理制度要建立一个独立的资产监督部门,建设行业专业化的知识人才,对企业资产管理状况进行实时监督,并提出优化方案和改进措施,实现国有资产新的管理模型。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优势,定期公开资产使用和处置的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化建设,严格遵循固定资产的购买、使用、处置的审批程序,加强资产数据信息分析管理、资产信息统一管理,提高资源效率,实现国有资产动态化管理。不但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外部审计部门也要依法对国有资产实施审计监督,适时开展企业负责人离任经济审计,切实保障国有资产安全运行。同时,要建立国有企业资产交易管理制度,为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提供制度保障,保证国有企业资产的合法、合理流转。四、结语国有企业在当今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的有效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方式,降低不良资产比率,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我国企业才能在当今国际市场经济浪潮中脱颖而出。因此,企业只有充分意识到加强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分析企业日常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监管制度,完善内部资产管理运行机制,不断提高资产产出效率,为国有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奠定基础。(作者单位为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工业园区管理办公

  室)参考文献[1]葛君.初探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风险防范[j].全国流

  通经济,2017(30):21-22.[2]曹冬梅,辜胜阻,郑超.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企业改

  革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7):94.[3]李雪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问题与思

  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8(3):385.[4]罗勇铭.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总会

  计师,2017(2):89-91.[5]林少芬.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

  2016(22):70-71.

篇四: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现时思考

  作者:肜晓坤来源:《经营者》2020年第11期

  肜晓坤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量占总体国有经济的比重不断增加。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避免国有资产闲置、流失,成为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就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探讨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进入高速时代,公共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投入越来越多,若不加以规范管理,很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根据财政部2018年国有资产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已达到33.50万亿元,负债总额9.9万亿元,净资产存量23.60万亿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是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和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础。如何确保国有资产自身的安全与完整性,避免资产的闲置、浪费及侵吞,进而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资产的价值和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科学有效地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仅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变化,为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重视、不全面,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根据相关规定制订了具体的规章制度、操作指南,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部分条例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够强,难以起到有效的规范约束和制度保障作用。而且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受到传统意识影响,对资产购置工作较为重视,忽略对国有资产的实物管理工作,没有从思想和意识上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重财轻物,缺乏管理意识,同时也缺乏对本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和控制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责权不对等的现象,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意识不强,不能够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和调配进行合理筹划,使国有资产出现闲置、浪费、资产占有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未能明确资产管理的岗位职责,对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物管理及调配使用各方面不全面、不到位、不及时,造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和流失,从而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

  (二)基础工作不扎实、不到位,存在“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现象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账实不符情况也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很多已经处于报废状态的固定资产仍然存于账面之上,仍然计提折旧。同时,存在许多账外资产没有及时的入账,让大量的国有资产长期游离在账面之外,对于这部分资产的管理就非常困难,而且其流失的风险也非常大,且无法保证国有资产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存在部分单位的在建工程项目因前期工作不到位等各方面原因,产权不明晰,未能及时足额入账;另有一些单位购置一些数量较多但

  单价较低的物资,在账务处理时为了方便直接计入支出科目,未能将其纳入相应的资产科目,导致该部分国有资产不能在账面上显示,无法做到有效管理。2016年财政部组织在全国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自行清查过程中发现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账面仅仅反映固定资产原值总额,未建立固定资产台账或资产卡片(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不完善、不准确),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与财务管理脱节,未实现一物一卡,且账实不符、账账不符;二是,在基本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购置的资本性支出如专用设备在项目专账中直接列支,项目结束后,该部分资产未能建立资产台账,形成账外资产;三是,由于历史遗留及人员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已经损坏或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申报予以核销,存在有账无实长期挂账的情况;四是,大部分单位未设立资产管理岗位,无专职的资产管理人员,对资产清查核实工作配合度较低,致使清查工作流于形式,导致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账面资产仍然存在部分账实不符,待处置及未使用资产未及时核销的情况,部分国有资产的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三)资源配置不科学、不合理,存在部分资产闲置浪费现象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购置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购置前无采购计划并缺乏相关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财政部门监管强度不够,资产配置缺乏统一标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重复购置、导致大部分单位所占用的资产没有发挥出相应的作用,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造成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的现象。还有部分单位无资产管理维护和保养制度,许多资产的单位和个人,对资产使用不注重维护保养,不仅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年限,也容易出现设备故障,增加维修维护费用.在资产的管理和购置上,没有安排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购置和调配记录,不能充分落实清查管理责任,会出现资产调剂功能缺失,重复采购造成资产闲置的情况。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资产权属及使用分配混乱的现象,通常出现在一级部门与局属单位之间,比如办公用房、交通工具、办公家具等出资方和使用方不一致,致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权责不对等。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管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管理未能充分融合,对于国有资产采购及新增资产无监管制度,无计划采购。在国有资产管理层面无切实可行的制度约束,资产管理各环节各自为政,不能互相制约,缺乏有效监督,从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主要包括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两部分。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外部监督缺乏有效监管,决策及运行机制和资产清查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缺乏有效可行的监督问责制度;在单位内部监督中,存在形式化和走过场的问题,且大部分单位未设立资产监管部门,不能发挥其内部监督的职能。各部门职权界限不够清晰,且未建立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检查惩处机制,对因管理人员工作失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追究不够严厉。

篇五: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篇六: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作者:孙为民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25期

  孙为民

  (上海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大丰分公司,江苏盐城224100)

  [摘要]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重中之重,资产管理是否完善与国有企业正常运营及长远发展有着必然的关系,只有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进行合理的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出资产的价值,才能促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稳定前进并迸发出新的活力。目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还有很多弊端,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却时有发生,降低了国有企业应当具有的经济效益,影响了国有企业保值增值,制约了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文章从国有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入手,分析了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针对性举措。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存货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5.088

  1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管控,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到对资产的数量、状况、性能等基本情况进行准确梳理分类统计,从根本上杜绝资产流失的可能性,从而稳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意义非常重大。

  (2)目前国有企业都面临着转型发展趋势,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资产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产运行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命力。要想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起着关健性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建立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是维护国有企业和国家利益的有效手段[1],是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隐患

  2.1不当或违规处置国有资产

  我国不少企业对国有资产在处置过程中违反规定,为了所谓的"职工利益"或者变换名头以职工福利或单位额外收入将国有资产进行分发,以谋取小团体的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一部分国有企业在处置国有固定资产时也采取贱卖的方式,这也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方式。对这些不当或者违规处置国有资产的现象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坚决遏制,严厉打击,同时也要从制度的设计上、法律法规的健全上进行完善,从根本上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2.2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低下

  很多国有企业缺少风险防范意识,工作作风拖拉,效率滞后,例如对应收账款反应迟钝,应收账款得不到及时收回,大量资金被占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方面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营运资金压力(资金周转紧张),不能让其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效能,会导致利润降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公司的财务成本,势必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导致企业活力缺失,更

  为重要的是大大增加了坏账的风险。这些不正常的现象都会导致国有企业运营困难,加剧企业的经营风险,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2.3固定资产和存货管理基础工作不够规范

  (1)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不够规范,普遍存在固定资产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引发重复购置、缺少保养、闲置浪费、随意处置。[2]国有企业资产配置不甚合理,致使整体利用率较低无法匹配现在的生产需求,致使大量的固定资产闲置,不能及时地处置,最后成为一堆废铁,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存货管理制度不够规范,不能及时准确地记录各项存货的明细,容易致使账目缺失、账实不符,在日常管理存货的过程中流程不清晰,对存货的进库、出库、定期盘点工作做得不到位,始终是一笔糊涂账,致使账外物资日益增多,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当下,国有企业开展吸收合并、分立重组等资本运作行为比较频繁,在此过程中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梳理和整理,做到账实相符,杜绝"有账无物和有物无账"的现象。不少企业在这一方面的管理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对资产清点敷衍了事,随意性很强,走过场或者形式主义严重;二是在盘点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养,由于常规管理的缺失,发现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后怕担责任隐瞒上报,于是采用瞒天过海的手法,往往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3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3.1规范国有企业资产管控的制度及流程

  我国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的时间相对较短,国有企业对资产管理的有关制度仍然比较松散。制度是所有管理行为的基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必须首先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对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要强化和细化有关制度建设。比如在资产采购管理方面,首先要做到决策的制度化,对决策权进行合理确定,按照资产大小、重要程度确定授权范围。其次,规范资产处置的流程是关键。规范处置国有资产的流程,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批、管、办的分离,防止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制止低价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后,制度的执行力是保障。如何确保制定的制度高效执行,必须设立监督考核体系,制定考核细则,实现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让监督机制形成常态化。归纳成一句话,国有资产的管理必须有制度可追究,流失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后果有人承,这样才能制止和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

  3.2应收账款及时收回的办法和措施

  谁销售,谁收款,应收账款管理应遵循这样的基本理念。应收账款催收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销售部门的领导,而不是会计人员,只有销售人员对客户才最了解,利益与销售行为最关联。因此,公司在制定销售考核和激励政策时应把实现"高效销售"作为激励和考核的重点,对欠款逾期回收的销售定位为"低效销售",对长期不能回收的应收账款"无效销售",做到"奖高警低罚无"。

  账龄越短的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越大,可变通处理的方式越多。因此应收账款的催收要及时跟进,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新近发生的逾期应收账款上。不能等新款变成老款,再去发力。催讨逾期应收账款,这是个艰难的事情,应充分调动催收人员的积极性。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企业对"老大难"的应收账款催收要有重赏激励机制。

  3.3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管理制度

篇七: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摘要: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以及发展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必须重视资产管理工作,深刻认识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将企业资产管理作为企业重点工作来抓,从企业各层次、各角度来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对企业资产的有效管理,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1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概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主要指国有企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自身的制度对资产进行经营和管理,并对国有资产经营和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工作。2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2.1资产盘点工作不到位资产盘点前未制订盘点工作方案或方案内容不完备。按规定,国有企业每年年底必须对资产进行一次实地盘点,但个别国企的资产管理部门往往只注重实地盘点,而对盘点工作方案重视不够,盘点前不制定盘点工作方案或所制定盘点工作方案内容相当粗略。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盘点工作方案的作用认识不到位。资产盘点工作只重资产数量清点,对资产质量未予以重点关注。目前,许多国企对资产盘点还停留在“点数”的惯性思维中,从财务系统或资产管理系统中提取出资产名称及数量信息,制定相关表格,核对实物资产数量后即结束盘点工作。至于盘点时资产的状况如何,基本不予以关注或关注不够。2.2信息化建设程度不足虽然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企业开展了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完善的资产管理数据库,然而市场和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却多数停留于行政化的信息建设阶段,简单的信息登录和信息化管理方式无法满足现阶段企业发展的要求,更无法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和资产的增值需求。迟滞的信息系统也会造成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遗漏和欠缺,导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权属变更信息沟通问题,信息交流的障碍也会导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出现。3改进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现状的建议3.1加强盘点工作管理,充实盘点工作内涵资产管理部门盘点前必须制订完备的资产盘点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要从盘点资产范围、具体资产的盘点时间、重点资产的盘点方式、盘点所需投入资源、盘点中相关情况的处置预案、安全防范措施等进行编制,特别是安全方面的内容要详尽、措施要可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盘点工作。资产盘点时既要注重数量核对,也要注重资产现状的评估,特别要严格按盘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对重要资产进行现状评估,必要时可聘请中介机构参与资产评估工作。比如,企业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对专业设备及专业技术的公允价值进行评估,以便及时掌握专业资产及技术的现状及实际价值。3.2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关乎着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现代性,因此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中不仅模式要更新,其信息化建设也需要跟上甚至引领市场的发展需求。专业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新型的信息化设备能够增强管理中的计算能力,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更好地进行布局和变换,避免账实不符和数据冗余的

  出现,为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信息化建设不仅与管理系统的更新有关,更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有关。因此企业应当重视信息人才和资产管理的人才培养,金融类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较快,企业要通过引进外部高级人才和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学习,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人才实力,使企业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掌握计算机的技术,更要精通金融知识和金融实务,对相关行业都有所涉猎,为资产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3.3对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内控、监督考核制度国有企业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可以说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一项好的管理制度则需要覆盖资产管理整个环节,从计划采购到资产灭失,而目前很多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明显无法实现这一点。为此,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完善,首先,对企业资产采购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够采购,以及采购需要的手续、采购的目的等都需要明确;其次,对资产使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像是资产设备如何使用、资产借用手续等等;最后对资产盘点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其国有资产账册记录能够真正与实际保持一致。其次,内控制度可以说是资产管理的重要工具,而监督考核则是这一项管理工作的推动力。为此,国有企业在应对风险的时候,一定要先构建出完善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对岗位工作人员责任、风险处理权限进行明确。3.4更新管理理念,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在当前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资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公司管理层应改变重经营的理念,加大对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在具体的资产管理工作中,应将其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贯穿于资产管理的全过程,以此来实现国有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使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进而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益。3.5资产要实施差异化管理资产出租既要考虑年限,也要考虑市场实际情况。企业是要参与市场竞争的,在资产管理上不能全部照搬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规定。企业对资产的管理,特别对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规定要细化,要与市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对于承租方需要投入资金用于改造的出租资产,资产出租前要企业要充分考虑承租方的资金投入金额,并利用相关收益率对资金回收年限进行测算,并以此确定资产的出租期限,否则可能造成资产无法及时出租,从而实际上降低了资产的运营效益。资产租金的确定要与市场行情挂钩。资产的折旧金额与资产租金大小是没有完全相关性,资产租金应以市场上同类资产的租赁价格或中介机构的评估价格作为参考依据,不能简单以资产的折旧作为评判标准,以免人为地造成经营类资产的闲置,从而降低资产运营收益率。出租资产的租金评估要分类实施。企业可对出租资产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如按金额大小进行分类,规定预计租金超出一定金额标准的必须进行评估,低于标准的可直接公开招租,以市场竞价来决定租金大小,对于市场中存在较多同类出租资产的,也可采用市场调研方式确定租金底价。通过此类符合市场情况的运作,既保证了资产租金的合理性,又提高了资产出租效益。结束语资产是企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它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计可以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资产的分类很多,按类别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是保证企业实现目标、创造收益的关键资源。

篇八: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对授权监督的国有资产依法履行i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一是要解决体制和责任问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必须要履行好出资人的职责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国有资产经营责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思考

  作者:左玮陈继纯来源:《经济师》2010年第05期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自身结构性矛盾的叠加影响,我国经济目前面临着本世纪以来最大的困难与挑战,国有企业的经营利润也随之大幅下降,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依然严重。在这样的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文章就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现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产权流失

  中图分类号:F2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015-02

  如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一个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进入新的世纪,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上,国家和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国有资产管理初步走上了正规化的轨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或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国有资源流失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因此,近年来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问题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特征与意义

  所谓国有资产监督,是指政府出资人和运营者依法对指定的、或者所属的国有企业占有使用的国有资本的经营管理实施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特征

  1.监督管理主体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监管国有资产的专司机构,凡涉及国有资产的各项方针政策,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统一制定,或必须通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审定同意,报国务院批准后才能实施。

  2.监督管理的目的是理顺产权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求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政府派出的监事会只起监督和提供咨询的作用,并不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这样,通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可以有效维护政府出资人的资产所有权,保障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有利于进一步理顺企业产权关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3.监督管理的对象是国有企业占有使用的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及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由政府投资兴办的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政府赋予国有企业经营权,国有企业对政府授权经营管理的资本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因此出资者有必要、有责任依据国有资本的所有权对企业占有使用的国有资本实施监督管理。

  (二)实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能有效地解决市场经济中当事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出资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得以发挥,行为受到制约,利益得到保证,资产经营一体化能够顺利进行,国有资产能够实现保值增值。然而,我国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时,只注重了企业的机制转换,忽视了企业改制后的监督管理,一度造成了产权主体缺位。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明确产权主体,并行使其职能,维护和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采取必要的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使经营决策与监督相互制衡,才能防止不正当经营行为发生。

  2.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损失。在我国长期的国有资产管理实践中,资产流失这一问题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监督不力。因此,防止国有资产损失,是国有资产监督的主要方面。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通过认真而细致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经营者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加强监督审计,可以保证合理决策的准确执行。资产投入并运行一段时期以后,再通过财产清查、评估等方式予以总结,以防止资产损失和浪费。

  3.有利于国有资产运营。我国现阶段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国有资产,只有加强国有资产运营的监督管理,才能使有限的国有资产得到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使国有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实践证明,只有加强监督,才能有效地避免国有资产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损害国家利益、追求个人或小集体利益,甚至不择手段地蚕食国家所有者权益等现象。

  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有资产产权监管存在缺位现象。

  (1)混合所有制经济下国有产权的监管问题。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我国国民经济格局的调整,部分国有企业实行改制,变为混合所有制形式。在这类企业中,各类产权经过多次融合,已难以确定产权的边界与性质。这时,有些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先界定产权性质、再套用国有产权制度进行管理的模式,容易侵害其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并因此给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自身带来法律风险。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2)关于境外国有产权管理问题。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境外国有产权。虽然,国资委组织了境外国有产权管理研究,对部分央企开展了境外投资及产权管理状况调查,对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有了基本思路。但是在落实境外国有产权管理的责任制、及时掌握境外国有产权的动态情况等方面仍然存在欠缺,容易造成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监管缺位。

  2.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仍较为严重。

  (1)管理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由于国有资产产权模糊,导致经营主体责、权、利不明确,以至于盲目决策、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资产闲置而导致国资流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实物资产管理存在漏洞。资产管理不规范,账外资产大量存在,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现象严重。有些单位固定资产账簿不全,甚至不建账;有些单位购建、捐赠资产不入账;有些单位该核销的资产不销账。这些都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是资产处置比较随意。当资产需要进行出售、报损、报废时,一些单位视国有资产为部门自有资产,不履行资产的处置审批、必要的评估、技术鉴定等程序,私自作出处理,致使资产流失失控。

  (2)投资经营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一些单位盲目对外投资,缺乏可行性研究,投资管理严重滞后,造成投资失误,投资项目效益低下,甚至投出的资金无法收回,也是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原因。

  (3)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在进行国有资产转让和处置时,部分企业违反规定,无偿或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转让给非全民单位或个人,造成国资的流失;企业破产中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国资流失;一些国有企业通过办大集体企业或与非国有经济联营,把国有资产转为非国有资产;在企业存量资产重组中,对国有资产不评估或低估国有资产的价值。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3.多层代理关系的存在,弱化了国家对企业的监督和约束。在我国国有资本委托代理链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产权管理链条太长,级次太多。许多企业通过多层控股,期望以较少资本控制大规模的资产和众多的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由此导致了资本链条的快速扩张和集团规模的迅猛增长。但结果并非如人所愿,多级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国家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逐渐递减,弱化了国家对这部分企业的控制,容易出现决策失误。

  (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1.组织功能作用不充分。国资委成立以后,虽然国家在各级地方政府也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实行的是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管理。但这种所有者高度集中,国有资产大面积分散的现状,必然会形成监督管理上的空档,组织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这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管理体制不科学。我国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在改革开放后,一步步从传统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而来,经历了艰难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该体制在维护国有资产合法权益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各管理部门职能不明确,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现象仍然存在。

  3.制度法规不完备。现有的一些制度法规,有些方面已经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的规范性、可操作性不强,没有形成规范、有效的机制。制度不完备,落实上就会出现随机性,容易让投机者钻政策空子,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4.检查惩处力度不够。国有资产监管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执法执纪上不够严格。对管理人员工作失职,给国家造成损失的,责任追究也不够严厉。在执法执纪上给不法分子或投机者留有余地,国有资产就会源源不断地外流。

  三、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

  1.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从中央、省和地市三个层面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我国国资监管机构的设置仍然具有某些过渡特征。有些地方国有资产监管主体不明确,国资委定位不准。因此,需要调整优化各职能部门,形成规范有序的协调机制,强化外部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机结合,形成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建立高效的内部组织运行体系。

  2.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管与运营。随着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资产资本化、市场化经营趋势得到高速发展,如何建立高效的监管与运营机制,提高国有资源配置效率,切实防止多头监管和低效运营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目前国有资产监管与运营的“国资监管机构——国资经营机构——企业”这一模式尚未真正形成,中间层是薄弱环节,资本营运主体“缺位”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然要求积极推进国有资产营运主体和国家投资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把国有资产监管与营运结合起来。

  3.实行矩阵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为解决当前国有资产处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加大资产处置监管力度,实行“先申报、再评估、后处置”的工作程序,对资产处置的计划、评估、实施和收益各环节严格监管,建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相互制约的“矩阵式”资产处置监管机制。“矩阵式”监管模式是一种交叉、双向的管理模式,即形成以国有资产管理专职机构、国有资产管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理中介机构和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单位为主线的纵向管理,和以企业内部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组成的横向管理。通过监管机制的转变,减少监管真空,加强对下一级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对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资产保障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建立国有资产产权监督机制

  1.强化内部审计职能的作用。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产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贪污腐败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对维护企业的经营权也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促进作用。

  2.完善外部审计的聘用制度。在进行外部审计招标时,首先,应考察一个中介机构的规模实力、人员的组成、机构负责人及员工的诚信水平、在当地的影响等;其次,考察其收费标准是否合理;最后,还要对列入招标的中介机构实行准入制度,即每年审计结束后,应按一定的比例,对招标审计后的单位进行适当的抽查。加强对企业外部审计的监督,有利于保护企业在产权交易中的合法权益。

  3.规范国有资产产权交易行为。一要健全企业产权交易制度,国家应尽快拟定并出台相关的企业产权交易管理法律、法规等,使企业产权交易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要完善企业产权交易的信息传导机制,发挥政府、市场、企业与媒体的功能,完善信息传导机制,弱化信息不对称、信息交换难的问题。三要建立统一开放的产权市场网络,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专业性,采取机构联动、信息共享的运作方式,形成产权市场的有形网络,实现企业产权交易的市场化。四要规范交易形式,严格限制采取任何变通形式规避市场的公开、公平竞争。

  (三)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法规

  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重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必须以立法的形式体现,以增强统一性、强制力和可操作性。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行政法规和多部规章,但仍然存在局限性。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的法律法规,一要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使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和制度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相互适应;二要科学界定国资监管机构的职责定位,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和制度的完善;三要根据现有法律以及有关行政规章要求,建立健全一系列有关国资监管的配套规章制度,加强相互间的衔接协调;四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切实做到权利、责任和义务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使出资人更好地履行职责。

  (四)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成立国有资产专门管理机构,目的就是通过这一机构,对授权监督的国有资产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一是要解决体制和责任问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必须要履行好出资人的职责,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国有资产经营责任,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体制保障。二要做到政企分开,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充分尊重企业依法享有的各项权益,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把企业管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和法人主体。三要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定期向社会公布国有资产状况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透明度,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

  (五)完善对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管理层的绩效考核体系

  在对国有企业的考核过程中,执行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这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需要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用一定的激励和约束措施来规范经营者的行为。

  1.采用恰当的利益激励机制。经营者的利益激励可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既要提高经营者的当期收益,又要保证经营者的延期收益。应注意长期激励机制和短期激励机制相结合。

  2.要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对经营者的业绩考核需要平衡短期业绩指标与长期业绩指标。用企业净利润、投资报酬率、资产运营等短期指标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同时用消费者满意度、市场份额、行业或区域影响力、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及长期发展能力等长期指标衡量企业经营前景,两者相辅相成。

  3.运用高效的选拔机制。对国有投资企业,经营者的选拔应通过经营者市场进行。在经营者市场,通过经营者之间的竞争,经营者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得以动态地显示。那些表现优异的经营者的价值得以体现,而表现不佳的经营者则会逐步被淘汰。

  参考文献:

  1.周弼华.关于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监督管理的几点思考.改革与开放,2007(6)

  2.马丽.加强审计监督,控制国有资产流失.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

  3.焦丽秋,张玉.浅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发展趋势.中国科技信息,2006(1)

  4.钱瑶,余莉娟.论国企改革中公有产权与绩效关系.商业文化,2009(8)

  5.焦阳剑.关于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探讨.经济师,2009(9)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作者单位:徐州空军学院财务系财务管理教研室江苏徐州221000)(责编:若佳)

篇九: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摘要:现如今,在我国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的当前,社会经济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然而,国有企业资产在我国国有资产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水平,不仅有助于其充分发挥有效的社会职能作用,更又有助于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资产的配置、管理、使用、处置等方面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本文针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共服务水平的高质量提升,国有企业资产总量的不断增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专业团队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对策建议,对进一步研究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1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从宏观上看,在世界经济日益变化的格局当中,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日趋严峻,我国的经济命脉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占经济主导地位,是国家的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保持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重中之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前提,是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入。一个企业资产管理体系的规范,才能使资产发挥最大价值。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国企业改革的新生力量,能为企业注入新的生命力,是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从企业内部看,主要由国有企业的经济业务特点决定的。我国的国企规模比较大,组织架构复杂,部门众多,分工相对精细,承担责任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沟通。而国企的实际工作中,往往缺乏沟通,导致办

  事效率缓慢,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企业管理层的监管。这就要求我们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做好统筹规划,避免以上情况出现。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是相对集中,有利于制订企业战略目标,有利于上下级形成统一战线,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但这样的管理模式,需逐级层层汇报,缺乏管理的灵活性。这就要求资产管理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2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重视程度不够高

  近年来,国家针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但是,各国有企业在具体执行方面还存在欠缺,执行效果并不明显。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好的,但是在国有企业具体实施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各地方财政部门或资产管理部门对国有企业的要求会打折扣,对资产管理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二是国有企业主要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工作做好做坏没有实质影响,造成很多单位主要领导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三是单位工作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单位工作人员没有真正参与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中,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具体的管理工作是资产管理部门或财务部门的事情,没有认识到自己其实也是国有企业资产的使用者和管理者。

  2.2资产管理监管工作不到位

  监管不到位也是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容易出现问题的一大症结。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监管没有落到实处,缺乏专人专职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对资产管理的效果和执行力缺乏监督,内外部监督机制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尚未形成,使得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和资产闲置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监管层面的不到位造成的,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缺乏独立权威的监管部门,各个部门的资产情况也缺乏合理的分析,监督管理的作用难以发挥,有的财务部门兼任对资产管理的监管,使得资产管理监管工作形同虚设。

  2.3资产管理缺乏专门的人才

  资产管理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仅具备基础的财务知识很难胜任。目前,国有企业缺乏资产管理专门型人才,具体的管理工作较为粗放,在资产管理工作中专业性不足,不能用专业的资产管理知识处理资产管理事务。具体说来,现有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人员,很少具有资产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在信息化背景下,兼具信息化技术和资产管理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人才方面的缺位使得资产管理工作受阻,加之国有企业对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较少,不能与时俱进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资产管理工作还停留在经验为主的阶段,非常不利于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

  3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有效措施

  3.1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

  地方财政部门或资产管理部门应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认清其“信息员”、“管理员”和“安全员”的身份,把上级的政策和要求不折不扣的传达到各单位,严格要求,认真落实。单位主要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政治的高度将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与干部考核挂钩,加强宣传教育,落实主体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切实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加强对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也是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一员,日常工作中,做到爱护资产,杜绝浪费,既当资产的使用者,也当资产的管理者。

  3.2严格资产管理的监管工作

  监管工作的开展,可以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执行力,保障资产管理目标的实现,对于资产管理中不到位的地方,在监管的督促之下可以做好整改,有针对性地弥补资产管理的不足,为国有企业资产高效运行保驾护航。在具体做法上,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点:一是加强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深度融合,同时,清晰记账,及时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加大往来账、存货等重要资产的监管,通过监管工作的开展,合理安排管理人员。二是加强资产管理业务监管,对收益的享有、处分等进行监督,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管理层应完善国有企业的内外部监管体系,综合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助力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注意的是,

  应保持独立权威的监管部门,设置独立化、责任化、权威化的监管部门,保障国有企业监管部门的独立性,才能确保监管的执行力。

  3.3重视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专业型人才也至关重要。在资产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具有信息化技术和资产管理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应引起重视。对国有企业而言,要把人才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肯定专业型人才的作用,助力资产管理工作,对现有的资产管理专员应充分了解其优势和不足,再进行查漏补缺,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资产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提高其资产管理的专业度,追求企业资产的衍生效益和附加值。

  结语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然而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站稳浪头,实现新跨越。而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就是提升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国有企业要提升对于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严格资产管理的监管工作以及重视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等多方面进行资产管理。通过以上措施,将资产管理达到应管尽管,资金应收尽收,将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更加需要的地方,从而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亚莉.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及其控制措施[J].中国市场,2020(20):98-99.

  [2]张舒.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及其管控[J].市场观察,2020(4):46.

篇十: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作者:冯晋晖来源:《经营者》2020年第8期

  冯晋晖

  摘要近年来,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经常会暴露出一些问题,诸如固定资产管理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意识不强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设。为此,广大国有企业必须要根据新的发展变化,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从而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一、前言

  长久以来,国有企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对中国经济的腾飞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佼佼者。同时,国有企业发展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有重要的意义。固定资产是国有企业资产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但固定资产由于自身的固有属性,在经历一定时间过程后会出现折旧、破损等,如果管理不善将给国有企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意义非凡。

  二、探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有待增强

  按照常理来说,固定资产占比是国有企业资产占比最高的部分,国有企业应该对其非常重视才对,但现实状况却并非如此。首先,国有企业从建国初期便以提高企业产量、扩大经营规模,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为目的,对管理工作存在忽视,这种长久以来积累的经营思维一直持续到现在。当前,仍然有很多国有企业对管理工作比较忽视,无论是在资金投入上,还是在管理体系构建上,都达不到要求,使得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无法发展壮大。其次,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理解有偏差,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往往无法深入实处;对工作过程中显现出的一些问题也不重视,导致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始终得不到提高。

  (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缺少专业化人才队伍

  国有企业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离不开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在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求要比以往高很多,但很多国有企业都缺少专业化的资产管理人员。首先,从国有企业方面分析,国有企业没有尽到人才管理与培养的义务,很多国有企业都还未构建完备的固定资产管理培训、考核、激励机制等,使得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得不到来自国有企业内部的实质性帮助。其次,从国企固定资产管理队伍方面分析,很多国企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要求比较低,缺少与时俱进的思维与学习精神,使得自身能力停滞不前,满足不了工作要求。

  (三)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信息化运用水平仍需提高

  首先,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国有企业的所有部门,需要每一个部门的参与及配合。但大部分国有企业各部门间的办公系统都是独立的,财务部门有财务系统,生产部门有生产系统,彼此之间长期是一种独立的状态。这就为国有企业开展固定资产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不利于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会降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其次,很多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只停留在硬件配套设施信息化上,没有更深入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运用。

  三、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与重视

  国有企业要想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要从革新思想上做起,逐步树立起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认识与态度。首先,国有企业领导一定要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建设当中,激发国企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但国企领导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参与并不等于干预。其次,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国企员工的绩效考核当中,通过采用与每一位国企员工利益相挂钩的方式,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参与性,也有利于让国企员工认识到此项工作对自身发展以及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夯实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队伍

  首先,从国有企业层面出发,国有企业需要尽到自身应该尽到的义务,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的管理与培训,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培训与激励相结合的方法,既能提高国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又能够增强国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其次,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层面出发,固定资产管理是其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义不容辞,这是确保其在企业中体现价值的基础。因此,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多加强学习、交流、实践,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为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运用水平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参与及支持,这就要求国有企业要通过人力、物力、时间等全方位保障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此外,国有企业要构建完备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国企内部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信息共享机制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增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四、结语

  国有企业做好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实现国有企业内部发展增强实力,从而对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3点对应措施,希望对广大国有企业开展此项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为山西晋煤集团沁水胡底煤业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冯晋晖(1971—),男,山西大同人,本科,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参考文献

  [1]

  张闽川.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其优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

  (10):183+185.

  [2]刘颖鹏.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9(20):122-123.

  [3]72-73.

  孔美娥.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策的若干思考[J].会计师,2017(17):

篇十一: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P>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作者:孙小萌来源:《经营者》2020年第15期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逐渐变革,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得一席之地,并且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实力,就需要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做好调控工作使得其资产能够得到更好的管理,同时便于其资产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从而在市场经济中拔得头筹。本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处理措施,以促进国有企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措施

  一、引言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为了能够确保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需要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根据党的十九大内容,国有企业需要注意做好资产管理工作,以促进国有资产的发展。然而根据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发展来看,国有企业的规模参差不齐,并且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在资产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二、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主要是指每一位公民都可以享有的国有资本。按照现在社会发展以及经济运行的状况来看,通常将国有企业分为两类,包括公益类和商业类[1]。并且按照这样的标准,也可以将国有企业资产分为两类,分别是商业类国有企业资产和公益类国有企业资产。前者是指在相应的市场条件下进行的商业化运转,根据相关的法律要求所展开的经营活动,进而实现效益和国有资本的最大价值,并且将目标定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后者并不是将获取利益作为目标,而是想要通过企业运转,为保障社会机制提供服务,从而实现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这一种国有企业资产是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服务。

  三、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结构不科学

  因为现在很多国有企业下面存在很多附属部门和单位,所以在进行安排和统筹时,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最终无法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因为在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中存在一定的欠缺,国有企业下面很多企业会为了追求多元化发展和资产规模而盲目投资,并且还会不注重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存量资产的盘活,最终导致企业部分资产使用效率比较低,并且占用大量的资金,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并且这些企业因为过分追求多元化发展,造成企业资源分散的状况,最终主业会不断被淡化,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减小,其经营风险也在不断提高。

  (二)资产管理监督力度不够

  现在很多国有资产的管理在内、外部监督方面有所欠缺,出现国有资产闲置或流失的状况。第一,现在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监管部门,导致整个部门没有内部监督考核工作对资产经营管理责任进行考核,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2]。一些股东会和监事会仅仅是出于程序的需要走个流程,并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督管理作用;有些财务部门和监管部门联合设立,不能够起到实质性的监督作用。第二,外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只能够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与监督,不能够对国有资产出租、挪用以及变卖等工作进行监督。因为当前的监管问责制度不够完善,如果国有企业负责人出现决策失误,在进行责任追究时就不能精准地归责到人,不能够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

  (三)专业型人才和资产管理部门欠缺

  目前有一些国有企业,在专业性人才和资产管理部门方面欠缺,并且没有有效的信息系统,疏于管理。以固定资产为例,现在固定资产只通过财务核算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进行登记入账,进而让资产使用部门进行管理,最终会导致在进行核算时出现账目不符的状况。同时因为财务核算系统一般只用在资产的财务信息记录中,往往无法涉及前期管理和运行工作,从而难以对整个资产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控。并且因为资产管理的正常运转,需要专业资产管理人员,但是现阶段很多国有企业在管理时只注重表面获益的情况,而忽视对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导致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现阶段企业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比较少,很多资产管理人员难以掌握正确科学的知识,没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并且思维被局限,往往不能与时俱进,造成管理理念比较落后[3]。

  (四)管理者对资产管理不重视

  因为现在考核国有企业领导主要是考核其业绩,这就导致很多管理者只注意流动资产以及业绩的管理,往往会疏忽资产管理。同时因为现在管理层对于上级规定的国有资产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往往对所需要的固定资产随意处理,设立的资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且现在国有资产受到很多方面的监管,并不自由,在执行各种管理制度时,需要经过各种审批工作,导致最终的决策往往十分缓慢、效率比较低,从而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在当前的这种社会经济形势之下,很多管理者往往不能够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以及发展方向有一个很好的认识,资产管理制度的设立并不合适,同时在管理意识上比较落后,导致商品缺乏市场竞争实力,从而很容易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被淘汰。除此之外,现在企业还存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些资产问题,很多领导并不愿意过问这些问题,造成了老旧资产被闲置,资源浪费,利用效能比较低,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损失。

  四、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优化资产结构

  现在的国有企业集团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想要使资金成本减少,就需要做好资产的综合协调以及统筹管理工作。在进行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管理人员将闲置的资产以及使用的具体情况及时上报给资产管理部门,让资产管理部门能够充分挖掘资产的潜力,从而能够进行统一调拨使用,让资产的使用效益有所提升。有一些没有回收利用价值或者比较低效过时的资产,一则是难以管理,二则占用大量资金,所以国有企业需要及时关注这些资产,经由公司审批,对其进行报废处理,或者也可以通过有关部门鉴定之后,将其作为废旧物资出售。

  (二)加强资产管理的监督工作

  首先,公司的领导层需要完善企业的内外部监管体系,使得监事会和董事会能够按照科学的方法监管,从而实现企业的自我完善、监督、改善以及提高[4]。其次,内外部的审计部门还需要提高监督能力,对较大金额的国有资产的出租以及变卖工作进行审核,并且定期进行审计与检查工作,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渎职以及腐败现象的发生,以便能够高效运转国有资产。最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是相互联系的,通过预算管理可以掌握企业资金的计划使用状况,从而调控企业内部的所有资金。所以企业管理层需要注意做好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融合工作,从而实现对资产的监控。

篇十二: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P>  关于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作者:王伟华来源:《经营者》2020年第14期

  王伟华

  摘要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用国家财政资金购买,保证各单位履行政府职能,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保障。为建设新型的服务型政府,更高效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需要,国家将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基层,用于基础工程、固定设施的建设。因此必须建设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让国有资产发挥最大的效能。本文通过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效益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国有资产的管理是对需求计划,执行采购、实际工作中的使用、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的全过程。国有资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制度建设的保障,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有利于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政府职能的履行。

  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未形成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有的单位虽有制度,却未落到实处,未形成真正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真空”环节和漏洞。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重购轻管、体制不顺、产权不清、资产价值和效益观念淡薄等问题相当突出。例如,有的单位旧办公楼已经出售,但资金可能在财政部门,未实际划拨到本单位账户,无法办理国有资产处置手续,对资产进行核销。政府安排的新办公楼无产权等相关手续,账面上旧办公楼的房屋已经不在了,新办公楼又无法入账。部分上级主管部门未对项目形成的资产进行资产核算,直接形成项目支出,基建项目形成的资产交付给使用者后,资产未办理交付使用手续,导致账实不符。

  (二)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且使用效率低下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未对资产管理进行整体预算,固定资产的配置在总量、标准和实际使用需求方面缺乏整体调控,资产采购并不是根据实际需求,而是根据单位的预算资金进行的,导致资产权属与实际使用资产的部门不对应。不同单位间资产调配难度大,部分资产在一个单位是闲置状态,而另一个单位又恰巧需要。但没有系统的管理制度及数据平台,无法挖掘资产的使用状态,或局限于制度,需求单位只能重新购买或租赁资产,导致资产闲置及浪费。

  (三)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由于国有资产都是由国家财政资金,或是本级政府资金,或是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的专项资金购置,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资产购置的随意性。由于无法硬性规定国有资产的配置标准,某项资产的采购可能只是为了某一特定的事项,单位内部不同部门之间重复采购现象频

  出。特别是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时期,政府职能的改变、不同部门之间的合并,导致大量国有资产长期闲置,资产功能减弱,甚至出现资产损毁的情况,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四)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未采用绩效考评制度

  绩效评价制度是对各项业务进行的事前、事中、事后效益考核制度。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对绩效评价还只处于被动接受的初级阶段,并未将内部的各项工作与绩效考评挂钩,其中包括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管理层认为国有资产权属是国家的,只要不占用、侵犯就可以了,未对耗费大额财政资金购置的国有资产进行硬性的绩效评价。购置之后,在使用过程中未对使用者在资产的管理、科学使用等方面进行考核考评,如是否存在不规范使用资产的情况,是否缩短了资产的使用寿命,是否没有妥善保管资产,是否导致资产遗失等。对资产使用的效益也没有进行绩效评价,没有考虑使用者是否挖掘了资产的最大使用效能等。

  三、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主要是由财政预算资金购买或上级主管部门因项目业务无偿拨付的。作为政府职能的履行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应依照职责权限提供公共服务,需要资产就上报购置计划,却未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资产进行绩效考评,导致购置的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出现重复购买情况,资产的日常维护和后续管理工作无专人负责,引发资产浪费、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二)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内控制度不完善

  国有资产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处置权归单位的固有特性,使得大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还停留在核算数量方面,未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本就业务繁忙,人员不足,资产的使用部门和使用者认为自己只是工作的执行者,只需要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资产管理与自身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没有责任担当精神,常常自由使用、随便外借、随意放置国有资产。

  (三)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

  随着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财政部门推出了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但由于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登记人员不够专业,只是按财务账簿上的数据录入系统。且业绩考核与固定资产系统管理不发生关系,固定资产系统管理人员往往不是资产的实际管理者,并不清楚资产的实际变动情况,很难及时更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只会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填写报表,有时报表甚至来不及逐一与各部门核对,数据与实际并不相符。

  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为依据,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制度要具体化、详细化,要具有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要贯穿国有资产管理的全过程,涉及资产管理与使用的各个环节,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做到有据可查、有人可找。从价格到质量,从使用到效率,要通过管理实现效益。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认真负责地对各项资产进行清理,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账表、账账相符。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进行登

  记,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密切关注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督促相关人员重视资产的安全使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能。

  (二)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

  基层事业单位管理层要树立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在单位内部进行宣传,让全体干部职工树立资产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国有资产管理观,把单位资产当成自有资产一样爱护和保管。从原来的只管购买,只提需求,坏了就买,旧了就换,转变为怎样买、买什么才划算、怎样用才节约、怎样用才产生效益。由不同部门联合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核实固定资产的遗失、毁损情况,检查实际与账面存在的差异,年底对单位内部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大盘点,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

篇十三: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P>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作者:王毅超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21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资产与日俱增,但是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导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大量流失,这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文章针对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失问题,利用率低问题和不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等,进行理论实际结合对应给出完善管理的方法和思考,解决资产保值和增值问题,同时希望通过该研究,能够为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保值;增值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概述

  (一)国有资产含义

  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它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属于国有性质,由国家掌控并且制定相应部门或者组织进行管理,以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经营性国有企业,主要通过经营生产,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与使用,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的必要保证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产。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而且加强对国有企业资产有效管理、优化整合闲置资产,有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率,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是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保值、增值的保证。

  2.规范管理的需要

  随着法规制度的不断更新、企业的不断发展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现有的管理制度没有进行更新,存在不规范与管理上的漏洞,已不适应当下的管理需要。加强与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是促使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更加规范与切合企业的实际管理需要。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国有企业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从资产管理的角度,根据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生命周期研究发现,目前国内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首先,国内部分国有企业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动态的资产管理制度,很多资产管理制度往往更新慢,管理者不重视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导致现有部分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相对混乱。

  其次,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对于上级规定的国有资产申报制度执行的并不彻底,在没有上报相关管理审批之前就随意处置一些需要申报的国有资产,这些意识形态的懈怠导致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并不热衷。

  最后,财务管理制度是资产管理制度最重要的环节,但是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按照标准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对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例如一些重要的材料和设备采购审批制度没有纳入财务管理中制度当中,导致在清点材料和设备时往往难以清查,很容易就出现国有企业账面和实际不符的情况。

  (二)资产取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当前国有资产生命周期中资产取得过程中研究发现,当前国有资产采购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在流程控制上并没有严格对采购环节加强管控。虽然部分国有企业实行集中招标采购,但是采购的基础是基于各个部分上报的设备或者材料申报表,这些申报表往往存在虚报的情况。还有一些国有资产现在可能是有较大的需求,就一次性采购了很多,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使用的频率并不高,导致很多设备或材料由于陈旧而不能使用被淘汰,造成国有资产浪费。

  其次,除了新采购的资产外还有将以往陈旧的设备维修之后再次使用的,这种国有资产取得方式比新采购的设备和材料更为随意,很多直接就是提交一个申报表就可以领取,也不管申报人或申报单是否真正的有这个需求。

  (三)国有企业资产利用率低

  在国有资产生命周期过程中,使用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国有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利用率低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由于部分国有资产的权责关系比较复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方申请和审批,繁琐的过程让很多设备使用率低下,甚至需要集中使用,并没有实现物尽其用。

  第二、国有企业的控股权属于国家,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认为这些资产是国家的,不是个人的,因而存在管理意识淡薄问题。例如没有注意将一些闲置的国有资产真正的利用起来,没有让这些闲置的国有资产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而是不断的闲置甚至直到报废或者被处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四)国有企业资产原有功能未充分发挥

  国有资产管理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的阶段就是日常管理,通过以资产管理角度对目前国有资产日常管理现状研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随着时代的进度,国有企业也在发生巨大变革,这些巨大的变革导致企业内部国有企业管理遭受重挫,很多机械设备先被闲置起来,然后部分重新使用,部分就再未发挥其应用的功能。这些陈旧的设备不断的积累,国有企业相关人员并未发掘这些设备的价值,而导致其无法有效的再利用。

  第二、很多国有企业管理者并未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即没有建立和完善对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例如很多管理者仅仅认识到土地使用权,各种专利等资产没有必要进行有效管理。他们往往认为前者正在使用而不用管理,认为后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而疏于管理。

  (五)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严重

  第一、很多大型国企经营效益低,究其背后原因是国企资产的流失造成。除了进货资产运用外,对于破损或者淘汰的设备没有及时处理。预估价值不足,加上财务人员对企业资产报备不够重视,对于这种资产处理没有进行有效回收和处理。

  第二、部分国有企业存在这种现状,一些设备仍然可以投入使用却过早淘汰,一些设备还可以循环利用却被处理,都是资产管理的不严谨造成的。这种对企业资产的不重视和珍惜也和缺乏有效奖惩管理关联。

  (六)不良国有资产的比重有所增加

  第一、在国企资产运用管理的历史中,由于领导班子的更迭,国家生产计划的改变等内外原因,导致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上的脱节。比如十年前决定引荐国外大型设备投入国内生产,由于考核不够或者计划不周密,导致钱花了,设备过几年却没有发挥作用,造成不良资产累积。

  第二、正是由于国企的特殊性质,所管理员工多,项目周期长,许多生产销售滞后,会积压许多产品库存,使用设备库存,也直接导致不良资产比重上升。

篇十四: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P>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资产管理工作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存状况。近几年,部分国有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给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压力,而目前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基于此,阐述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现存问题;有效措施引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就是对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各类资产的组织、协调、监管和控制,即对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1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不断加强,促使国有资产有效利用率的提升,逐渐成为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与效益两者之间有很直接的关系。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固定资产占据企业资产总和的大部分,是确保国有企业日常生产运营的重要关键力量。固定资产本身是国有企业创造生产价值的基本支持,通过充分关注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效用产出,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从根本上有助于国有企业的资产明确,尽可能的减少国有资产的非正常损耗,并且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加强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尽可能保证企业的投入产出比,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固定资产本身的财务性质决定了在投资阶段,会促使国有企业涉及较大的流动资金支出,如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产生较大折损,对国有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将产生重大的经济损失。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随着政策调整等原因出现固定资产的投资支出,相关固定资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如果资金流转异常和出现危险,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国有企业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要一直注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开展,提升闲置固定资产的清理工作,实现高效率的资产变现,这样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也会因此实现更好的业绩。2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大多数管理人员仅将目光集中于利润、销量等指标,尚未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对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相关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没有将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好坏纳入考核范畴,因此员工在进行此项工作时,难免会出现积极性不强、热情度不高的现象。正是由于对资产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产利用率低、闲置资产过多等问题,从而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2.2管理者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管理者对经济效益类指标(包括企业利润、经营毛利、销量等)更为重视,未充分关注资产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没有充分调动起员工有效管理资产的积极性。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常有诸多问题出现,如未对市场进行细化,项目上马过于草率,重复购置固定资产、设备循环利用率低、资产日常维护保养不善等,以致影响到企业资产管理效能,让企业发展受阻。比如基层一线资产管理

  者对资产管理盲从上级管理人员的指示,如资产调拨上级管理人员说调整到哪个网点使用,未按规定出具调拨手续,仅凭上级管理人员一个电话就可以,也未认真核实资产是否确实移到相应的网点使用。

  2.3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目前,我国国有资产在产权界定上存在着一定困难,企业产权变动游离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之外,有些国有企业仍运用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模式,资产的购置、处置、出售未按规定程序审批,企业高层擅自做出投资决策,最终造成经济损失。企业的生产技术得不到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低下,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现状愈发严重。部分国有企业缺乏资产管理意识,对资产管理的关注度不足,忽视资产管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管理者缺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识,导致其在投资过程和改制过程出现诸如盲目投资、投资管理滞后、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我国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3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3.1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监督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监管,就是从国有企业内部到企业外部两方面的监管,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内部监管,内部监管主要是企业要有相关的内部监管体系,对企业资产管理相关部门及资产管理相关工作进行监管,确保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出现造成企业的资产流失;二、外部监管,外部监管主要是由相关的评估机构及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进行,通过外部机构的评估、审计及提供的各项信息,达到对企业资产管理的有效监管。3.2规范固定资产的运营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运营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国民经济以及当前宏观政策环境的提前研判,随时掌握企业所处行业和地域外部市场和政策变化的实际情况。资金对一个企业是否能实现良好的生产经营有很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营质量也直接体现到自身有没有充足的资金上面,若企业长期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固定资产依旧又随着时间的延续进行计提折旧,不仅不利于国有企业的资产应用效率,同样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制约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提升。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注重固定资产在国有企业运营阶段的管理工作开展,有效地提升相关管理工作的规范程度。3.3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优化资产合理配置首先,国有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出资人制定的规章、制度。出资人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对所出资国有企业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高层管理者任免的权利,对国有企业的大型机械设备购置预算、报废申请,应进行严格把关审核,对资产管理中的违规行为,实时监控并及时制止,防止资产发生流失、损毁,就重大犯罪事件应该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其次,强化内部监督管理体制,内部监管部门、监事会应严格按资产管理制度履行监管职责,对资产从采购到报废实施全程监督,事前监督,对资产购置的年初预算和资产报废的审批进行监督;事中监督,对资产的购置、安装调试进行监督,对闲置资产的调拨进行监督,对资产的报废审批协同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评估监督;事后监督,对资产的使用、保养、维修情况进行监督,对资产的报废清理情况进行监督。最后,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使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实施,各部门应动员全员监督,对资产的购置、安装、使用到报废、清理,全程监督,每项资产都细化到谁使用谁负责,谁损坏谁赔偿,调动起全员职工的积极监督意识。结语

推荐访问: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 国有资产管理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