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中“铺首衔环”图像的位置问题探讨

摘 要:在汉代墓室中,许多石刻画像都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特征,更是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汉代社会“视死如生”的观念尤为普遍,画像石就成了“生不及养,死乃崇丧”的代表物。而在汉画像石中“铺首衔环”图像可以说出现的尤为普遍。

关键词:图像位置;画像石;铺首衔环

纵观大多数出土的画像石墓,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带有铺首衔环图像的画像石更倾向于刻画在墓门的门扉上或者是石棺的头部挡板处,并且铺首衔环图像多处于画面的正中间位置。一般来说,学界普遍认为,画像石中的铺首衔环图像是沿袭了地面上建筑中铺首的作用与功能。将铺首刻画在墓中主要和地面上建筑一样,是为了辟邪。笔者认为出现在墓中的铺首衔环图像,除了拥有和地面上建筑一样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一、保护体魄。

汉代人普遍具有“视死如生”的观念,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同于今日的灵魂观念。在汉代人的思想中,人死后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肉体与魂魄是分开的,生命结束后,人的魂魄可以到另外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于“生”的定义为“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对于“死”的定义为“渐也,人所离也。”由此也可看出,人的死亡并不会因为肉体的消失而消失,而是换为另外一种方式存在。另外,在汉人眼中,魂与魄也是分开的。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汉代人十分重视死后墓葬的建设,厚葬之风就是这样形成的。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能够自由的活动,魄被留在墓室中,只有将魄保护好,灵魂才能够得到升仙的机会。

那么如何保护魄就成了尤为关键的问题。学界普遍认为铺首的形象是来源于西周的饕餮纹,地面建筑中使用这种形象有两个作用,一是起到装饰作用,二就是用这些可怕的兽类头像是为了起震慑的作用,用狰狞的面孔来镇凶辟邪保护房子中的主人。那么在墓葬中的门扉处刻画此类图像,是为了保护体魄不被鬼魅破坏。其起到的还是看护的作用,只不过是将生者主人换成了死者墓主人。

另外,笔者思考,汉人是否还有另外一层考虑,除了保护体魄,震凶辟邪将,这种可怖的图像刻画在墓葬的门扉处而不是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有对于人间那些贪婪成性之徒,对于那些想要盗墓的人起到震慑的作用。以此来保护墓主人在灵魂的安静不受到外界的打扰。

二、引导升仙

铺首图像更多的出现在墓门门扉上可以解释为镇邪避凶,那么还有很多的图像出现在棺椁的头部挡板处,这又如何解释呢?这还要回归到汉人对死后世界的想象上。刘敦愿先生曾经说过:“丧葬习俗与艺术品方面出现一种互相矛盾的现象,一是魂气归于天,希望死后升天;二是形魄归于地,希望死后身体在阴间继续享受人间的贵族生活。”【1】这恰好对应了汉代人对死亡两种最为普遍的观念。一个是升仙,一个是冥世。

笔者认为汉代画像石上的铺首衔环图就是起着引领升仙的作用,之所以多出现在棺椁墓的头部挡板处,是因为它是灵魂进入天门的第一道关口,它以图像的方式告诉灵魂升仙的路线。这也正是汉人宇宙观的体现。

秦汉代的时候流行一种“人同天地”的宇宙观。《淮南子·本经训》说:“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制也。”这到后来就发展成为,人身是小天地,天地是大人身。也正是如此,人要法天则地。遵从天地就是遵从自身。就每个个体来说,都处在宇宙的中心,因此人死后装进棺椁中,棺椁中也是模仿宇宙空间来设置的。《孝经纬》中有讲:“人头圆象天,足方象地。”因此棺椁中头部挡板的位置就象征着天。通过对徐州沛县栖山1号墓、枣庄市薛城区临山汉墓、微山县两城乡以及台儿庄区泉源村出土铺首衔环画像的对比。可以看出这几幅图像的中心位置便是“环”。在画像图像中,构图基本为正方形,这种图像可以说正好是天圆地方的象征。符合汉人的宇宙观。在棺椁的头部挡板处刻画这一特殊的符号形态,无疑是代表着天地的观念,象征着人死后灵魂去的是一个完整的宇宙空间。头顶的这扇“天门”就成为死后进入仙界的一个界限,通过铺首所把守的大门,灵魂便可以到达另外一个世界。而“环”在一定程度上就象征着门外的仙界。如果将铺首衔环的图像刻画于足部或者是其它部位则起不到这种指引升仙的效果。

三、祈求多子多福

根据查阅资料发现画像石中的铺首衔环图像无一例外的头顶都带有“三山冠”。中间有三角形突出物,整个头部形态看起来就像是中文的“山”字。作为一种元素,它被广泛的运用与画像石中铺首的头顶部。为什么在墓葬中的铺首衔环图像都头戴三山冠呢?我们知道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的头顶都有类似“三山冠”的装饰,那么她们之间会不会有一定的联系呢?

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西王母伏羲女娲画像石。[2]西王母位于图像的正中间,袖手端坐,头戴胜,头顶青鸟,双肩展出云舒。两侧立有伏羲女娲,下身交尾,尾连二鸟。西王母左肩上题刻:西王母二字。关于西王母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山海经·西山经》中:“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可见西王母的形象自古就是头戴胜。关于为何戴胜学界有很多不同观点,笔者认为有可能与古代的男根崇拜有关系。单从“亚”字形玉胜的形状来看,与象征男根的“且”很相似。在文献中也有关于胜与男根相关的记载,南朝《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在人的节日里人们互相赠送象征着男根的“胜”,为的是祈祷子孙延绵不断。

汉画像石中大量伏羲女娲图像体现的是神性的崇拜,更多的是体现他们作为始祖神的性质。而画像石中多出现的二者交尾的形象,则不言而喻的说明了古代人类对于生殖的崇拜。山东嘉祥县武梁祠西壁画像第二层,右端为伏羲女蜗交尾像,左边女蜗举规,右边伏羲持矩,伏羲头上戴山字形冠。这与西王母头上的“胜”看起来颇为相似。再加之伏羲女娲本身就蕴含着繁衍的意义。因此这都是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生殖,对于男根的崇拜。

我们再来看铺首头上所戴的“三山冠”。许多文字描述都会把铺首顶上的突出物称之为“山”字形或“介”字形发顶。至于为何会出现这种形态,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这是长颈鹿的角。刘志雄和杨静荣认为,“这种角更像甲骨文中的‘且‘(祖)字,其原型当为生殖崇拜观念的产物—祖,而祖的原型当为男性生殖器。”[3]笔者赞同这个观点,认为铺首头顶的突出物就是一种原始的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产物。

由此看来,将戴有“三山冠”的铺首至于墓葬的门扉处或者是棺椁的头部挡板处,正是起到对墓中人家族子孙的保佑作用。象征着男性生殖崇拜的男根至于铺首的头顶处,寓意子孙后代繁衍无穷。人生时希望子孙环绕,死后更是希望自己的家族得以人丁兴旺。而繁衍后代如此重大的任务和职责必将放在墓门等重要的位置上,预示走入此家族的男男女女都能多子多福。

汉代铺首画像早在夏代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就有发现,在汉代画像石墓葬中,铺首衔环图像更是司空见惯,很多学者都对其发展与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笔者则是从它的构图特点、图像对比、形式分析等角度来论述其在墓葬中位置的特殊性。得出其位置安排的有意为之。正是要承担保护体魄,引导升仙以及祈祷多子多福的多重功能,才能铺首衔环的图像多放置与墓葬门扉极棺椁头部擋板处。

注:

1.刘敦愿:《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46页.

2.马汉国:《微山县汉画像石精选》,郑州:中原出版社,1994年,图15.

3.刘志雄,杨静荣:《龙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5页.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推荐访问:图像 探讨 位置 汉画 铺首衔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