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契合“中国制造2025”的必然、实然与应然

[摘要]“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实施,要求作为重要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的职业教育进行相应的变革与转型。在必然性上,“中国制造2025”所引发的人才需求变化会引导职业教育调整办学方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然性上,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在规模上还有短缺,在结构上还存在失衡,在功能上还受到掣肘。在应然性上,要求职业教育扩大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规模、深化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明确职业教育发展功能定位,以确保能够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足量、足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中国制造2025 职业教育规模 职业教育结构 职业教育功能

[作者简介]黄晓芬(1983- ),女,江苏泰兴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江苏 南通 226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南通市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南通制造2025与地方职业教育耦合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CNT01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2-0011-07

201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高达49%,充分说明了制造业对我国经济的支撑作用。同时,先进制造业作为国家创新的综合载体,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与创新成果的集中场域。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2016年又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如《“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标志着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逐渐进入快车道。要强力支撑这些中国制造的发展规划,不仅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与之相匹配,也需要整体人力资源培养的规格与标准进行相应升级,而我国职业教育转型发展亦被提上日程。

一、职业教育发展契合“中国制造2025”的必然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是我国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潮流做出的应对策略,这不但将会对我国整个制造业带来革命性转变,而且将对职业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促使职业教育深入研究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布局、产业布局和重点行业,及时在办学方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各个层面做出回应。

1.“中国制造2025”引导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从现有以“工业2.0”“工业3.0”为主全面向“工业4.0”转变的纲领性文件,将深度促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高度整合,从点到面地逐步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运用到先进制造业中。这些技术是具有高度精密性、快速更新换代型的新技术,其变量要求运用与操作的人员有深厚的基本理论知识、多元的知识体系、灵活的创新能力和持续的自我学习能力,是对现有技术技能型工人的全新解构与升级换代。在我国现有职业教育体系之下,对“中国制造2025”所明确的“五大工程”“十大重点发展领域”的支撑能力还不足,表现为传统优势专业不断做大做强,与先进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改造与新专业设置进展缓慢,且在师资配备、课程体系、产学研合作、实验实训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2025”所界定的“三类核心人才队伍”“三类高端紧缺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总体上主要以中、低端为主,且重实践操作、轻综合素质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院校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可能。“中国制造2025”将逐步改变这一现状,在改变我国工业形态的同时,引导职业教育向“中国制造2025”所倡导与需求的人才培养方向变革,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的新型转变。

2.“中国制造2025”引领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国制造2025”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及新兴产业的预期发展有明确的界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又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细化,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将是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紧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潮流,它不是某个产业或技术群的变革,而是依托信息技术从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进行的变革,对人才的要求也全面升级。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专业体系主要以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13年修订)》为主要依据,目录中涉及制造业领域的专业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对于新兴产业尤其是与信息技术结合最为紧密的高端制造业涉及较少。从“中国制造2025”将要带来的产业发展态势、生产模式变革来看,其未来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总量也会不断攀升,这就要求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重组与重建。

3.“中国制造2025”决定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为应对“工业4.0”时代的到来,在课程体系改造与重构中进行了深化改革,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德國为培养符合“工业4.0”的复合型人才,实施了“双学位课程”和“模块化”职业教育方案,大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课程的灵活性、选择性和提升性。同时,德国还开展了“职业培养+项目”,建立了资格课程及证书信息官方数据库,供企业机构、职业院校发布双证培训信息,目前已累积注册双证课程1500多种。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模块化与复杂化,生产、流通、营销将逐渐高度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机器自组织化,所需的技能也朝高精尖及融合型的方向发展。这就决定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习课程体系也必然是多元化、综合性的。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的课程体系以专业为界别,主要围绕某一技术技能设置,其广泛性和覆盖面相对较窄。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上要对接“中国制造2025”,必须建构“制造业+”的融合型课程体系,量身定制以传统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为基础,融合信息技术、“互联网+”、现代制造业发展理念及相关领域的课程,将课程学习延伸至制造业的产业链和模块化与融合化的进程,让学生既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又掌握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变通能力的相关元素。

4.“中国制造2025”变革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从产业形态看,“中国制造2025”所确定的战略任务和重点发展领域要注重精细化生产和生产流程集约优化,而这一过程需要大量优秀的现场工程师和复合技术技能型人才。从生产形态看,“中国制造2025”时代,工业生产将真正实现工业生产的灵活性,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重新定义技术、生产与人的关系。制造流程不再是一家企业的单个行为,而将实现纵向集成,使生产流程上、中、下游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生产过程将充分利用端到端的工程数字化集成,人将不仅是技术与产品之间的中介,还更多地成为价值网络的节点以及生产过程的中心。制造业发展的这一趋势,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一,智能化生产系统将取代传统简单机械的劳动,人不再是生产线上的“螺丝钉”,而转变为智能生产系统的操作者、管理者甚至维修者,需要具备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其二,生产流程将从批量规模化转向小众化、个性化、动态性,工业产品的最终形态将与生产者紧密相联。在新的业态中,制造者、设计者之间的角色模糊,每个生产者都将具备产品的设计与创造能力,拥有跨学科知识将成为常态。其三,“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的需求有明确界定,即需要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爱岗敬业的高技能人才,能够既懂制造技术又懂信息技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上以专业为类别,更多地体现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这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人才技能的要求不匹配。“中国制造2025”将推动职业教育充实调整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其建立具有发展前瞻性与现实可用性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职业教育发展契合“中国制造2025”的实然

“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教育所提出的新挑战与新要求,促使我国职业教育进行深刻变革与转型。在实然层面,目前职业教育在规模、结构、功能上支撑“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依然不足。

1.职业教育在规模上的短缺。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2016年对外公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制造业的十大重点领域将面临大量的人才缺口。其中,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和电力装备领域的人才缺口都将超过900万人;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将达450万人;新材料领域人才缺口将达400万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缺口将达103万人;航天航空装备、农机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三大领域都面临40万人以上的人才缺口;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领域人才缺口将达26.6万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缺口将达10.6万人。①实际上,2015年,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工科类专业点约1.6万个,工科类专业本科在校生525万人、研究生在校生69万人;高等职业学校制造大类专业点约6000个,在校生13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点约1.1万个,在校生186万人。②纯粹从量上衡量,现有制造业大类的职业学生数量及其预期发展指数基本对等。之所以会预测这样的结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在今后近10年无法培养出足够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之所以会出现规模上的短缺,有几方面原因:其一,中高职生源数量急剧下降。伴随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适龄入学人口逐年呈下降趋势,加上中高职教育在教育序列中基本上处于末端,目前全国各省市尤其是教育发达省份的职业院校正面临严重的生源危机。其二,专业对口率难以维持。专业对口率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与取向的重要指标。根据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全国2015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7%,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仅为57%,而制造业领域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近年来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三,难以改变固有观念。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固有观念在短期内较难转变,加之目前“95后”及即将入学的“00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使得很多家长不愿意子女进入职业院校。其四,公众对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的了解与现实情况不对称。社会公众对于制造业的认知仍停留在传统的认知上,对于现代先进制造业逐步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不够了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适龄劳动力进入制造业。

2.职业教育在结构上的失衡。“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的需求在纵向上呈梯次型的有序结构层次,在横向上则对每个层次的人才有明确的界定,这就需要职业教育调整结构。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各个结构序列中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困境。其一,技术技能型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制造业高级技工短缺的情况比较严重,我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只有1/3是技术工人,其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高级工仅占5%,而德国高级工占工人总数的35%~40%。③之所以出现这种比例差异,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职业教育缺乏对学生的生涯规划,导致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弱,在毕业时拿到的初级证或中级证后续很难转为高级证。其二,职业教育结构不均衡。截至2015年,全國共有中职院校1.12万所、高职(专科)院校1341所,年招生总规模1000万人,在校生近3000万人,④但职业教育的主体是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所占比重仍然偏低。高职教育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与本科教育的衔接规模较小,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尚未出台。在学历层次上,中职、高职、本科、专业研究生的通道还没有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界限分明,相互之间难以实现等值与转换,阻碍了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以及资格证书的升级;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由不同的部门管理与颁发,双证无法融通。其三,专业结构不合理。基于我国缺乏常态性的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对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缺乏统筹规划与设计,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基本各自为政,专业重复率高,专业建设层次参差不齐。其四,生源结构走低。由于各职业院校面临着严重的生源危机与生存危机,在生源选择上越来越失去选择权与主动权。近年来,中高职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持续走低,一些正常的教学活动都难以开展,大大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3.职业教育在功能上的掣肘。德勤有限公司全球消费与工业产品行业团队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联合编制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显示,2016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依旧位于全球第一。在之前出版的2010版、2013版中,中国也是第一。该项研究是在对超过500名全球制造行业首席执行官和高管进行调研访问的基础上做出的深入分析与预测,充分表明了中国制造业当前在世界的地位及未来发展的强劲能力。我国职业教育在全球的竞争力与制造业的地位不相称。201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选取了世界上经济和教育较为发达的37个国家,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34个成员国和中国、俄罗斯、巴西等,通过对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排名,我国仅列第26位。⑤这充分说明我国职业教育的宏观发展能力与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之间的差距较大。

我国职业教育在功能上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目前还无法实现,主要体现在:其一,产教融合功能依然偏弱。我国职业教育的性质兼备公益性、教育性、社会性和经济性,其财政来源主要以上级拨款和学生学费为主,在办学的体制机制上目前还不够灵活、开放,与市场、行业无缝衔接的程度还不够。体现在产教融合上,一方面,职业教育作为产教融合的主体与推动者,对于开展的具体措施缺乏足够的底气与长远眼光;另一方面,行业协会、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不高。行业协会难以发挥其人才需求预测、质量评价等功能,企业出于安全、成本、技術保密等考虑,缺乏内动力与激励措施,导致产教融合停留在浅层次,形式比较松散,未形成协同合作、共同育人、资源共享的常态化机制。其二,承接制造业技术支持的质量不足。在基础设施上,职业教育的教材、设备、实训场地滞后于企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更新率与淘汰率比较低;在技术创新上,职业院校尚未成为企业技术支撑的重要阵地,教师队伍的技术创新能力稍显不足;在技术输出上,职业院校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和学习的时间、质量难以保证,难以将企业最新的技术成果与要点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其三,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满足“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预期。据统计,我国制造业具有10年以上经验的人才短缺。以国防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例,一方面,我国具备10年以上经验的资深人才仅占从业人才的19.3%,而美国拥有10年以上经验的资深人才占从业人才的比例高达57.3%;另一方面,我国在该领域拥有10年以上经验的资深人才,转行的比率高达43.3%。⑥这表明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后续稳定性与发展性上还不能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求,直接导致企业在适用人才的选择与培养上捉襟见肘。

三、职业教育发展契合“中国制造2025”的应然

“中国制造2025”的正式布局与加速推进,将带来制造业人才结构与人格规格的变革。作为提供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的职业教育,必须深刻研究“中国制造2025”所带来的具体变化,并提出详细的对应变革措施。国家、各省市自治区及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制造企业等都要共同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共同帮助职业教育实现与“中国制造2025”的契合。

1.规模适应:扩大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规模。“中国制造2025”在带来中国制造业质的提升的同时,在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量的需求上也非常庞大。据推算,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人口将达到1.3亿人,其中,技能劳动者占到8000万人,今后10年的劳动力增量需求是3000万人,每年至少要保证300万人。但现有的职业教育制造业专业学生规模远远达不到这种需求量,缺口至少为每年150万人。⑦这就要求在规模供应上,国家、相关职能部、各级政府及职业院校必须合力共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予以保障,大力提高技术技能型工人的社会地位与待遇水平,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使职业教育成为吸引适龄人群的重要高地,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规模支撑。其一,在源头上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针对目前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和制造业存在的种种偏见,国家要充分利用电视台、互联网及各类自媒体、客户端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了解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及其将会对国家及人民生活所带来的变化,让民众清楚职业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重要作用,摆脱传统职业教育从事简单、一线操作的固有观念,明确其所蕴含的创造、创新价值,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职业教育。其二,建议对紧缺专业实施财政补贴。针对“中国制造2025”所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引导与鼓励职业院校改造升级相关专业、论证设置新专业。对于重点专业,建议由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及各省市自治区设立专项财政补贴,并不断扩大这些专业的招生规模,保障其优先、优质发展。其三,加大中高职衔接力度。鉴于中职主要培养低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点,要进一步加大中高职的衔接规模,将高职招生指标更多地投放于中职院校,引导中职学生继续接受高一等级的职业技术教育,深化自身的各项职业技能。其四,大力实施行业培训项目或计划。要快速提升“中国制造2025”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规模,除要对增量进行扩张之外,还要对存量进行培训,即解决企业现有技术工人可能存在的不适应问题。国家各部委要尽快会同行业、企业共同设立在职职工培训项目与培训计划,通过与职业院校、高校进行联合培训、设立免费在线教育培训平台、出国深造等各种形式,大力提升职工的信息化水平与智能技术水平。

2.结构适应:深化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体系。“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外在结构与内在结构有着较高的要求,而职业教育目前面临的结构困境是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长、经验不足及定位还不够准确造成的。要深入解决这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困境,需要从多个层面予以破解。其一,贯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通道。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的内部晋升是分开的通道,且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缺乏具有普遍参照的标准体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尽快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实现以资格为核心的相互认证与等值转换。一是组建国家资历框架管理机构,发布国家资历框架,制定统一的学习成果、认证标准;二是建立国家资历框架认证平台,建设国家学习成果转化管理网、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体系等基础设施,为学习者建立终身学习成果档案;三是推进同层次或不同层次学校之间,学校与行业、企业、培训机构之间,区域之间实现学习成果互认。其二,深化专业结构调整。国家、各省市自治区要联合行业部门、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共同建立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专业结构体系,将专业建设与产业区域布局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与之相关专业在各职业院校的分布,集中优势资源改造、升级相关专业,论证设置新专业,建立健全重点专业建设标准及诊断改进质量保证机制,使专业结构与“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结构有机对接。其三,深化产教融合。产教深度融合能够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将教学要素、生产要素、技术技能、科技研发等融为一体,打破课堂与车间、教育与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鸿沟,有利于节约人才培养的时间与资金成本,缩短学生上线操作的时间,尽早将学习成果、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由于技术革新快,对人才素养的需求提升,对产教融合程度的要求也更高。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6年年底发起“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选取了17所学校作为试点,受到了许多全球领先企业的热烈欢迎。学校与企业将共同打造 “数字化工厂模拟平台”“智能制造学院”“智能制造技术中心”三位一体的集成性、系统性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创一体化深度校企合作,打造一批具有专业核心竞争优势、制造业转型升级技术能力的专业集群,加速学校以主动融入为特征的改革进程。此试点具有示范效应,在2017年完结后要尽快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行业的作用,积极为企业与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牵线搭桥;企业要主动作为,从企业人才需求的长远视角出发,帮助职业院校共同制订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人才规格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职业资格标准、教学计划、评估标准等内容。职业院校要主动作为,从服务企业实际需求、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高度出发,不断将企业的技术要点融入课程,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车间应用到学校的实训基地,加速人才培养的效率与适应性。

3.功能适应:明确职业教育发展的功能定位。能否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合格、優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核心在于人才培养质量,在于职业教育能够为其提供功能支撑。国家各部委及各省市自治区已出台有关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性文件,且对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服务行业、产业、企业发展的需求给予了明确界定,目前关键在于整合资源、打通渠道、变革培养模式,将职业院校学生打造成既具有高超的技艺与操作能力,又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人才。其一,调整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是对职业教育人才质量标准的规定,是学生所应达到及后续预期达到的素质体现,是职业院校制订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实训任务的主要依据,是组织开展教学、进行评估评价的指南。各职业院校要在深入研究“中国制造2025”要求的重点领域基础上,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依据企业实际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转变过去对人才规格相对模糊的表述,明确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复合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结构、人格素质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具体技能,并辅之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其二,完善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必须及时跟进与随时变动。教学体系涵盖师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载体、理实结合等内容,教师要注重接受技术更新学习与继续教育培训,及时更新知识体系,跟上行业发展的动态与节奏;教学方法要具有适用性,要能够根据生源质量、学生特点、不同专业特点等进行灵活运用;教学载体要与时俱进,既要充分发挥传统课堂载体的作用,又要借用互联网的各类在线平台,教会学生善于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与信息。课程体系作为学生技术技能学习的主要载体,要能够根据“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发展方向及时调配课程、更新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科学、合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增强课程的技术更新性与专业适用性。其三,全面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教育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而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岗位发展能力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的潜力开发与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获取静态知识的同时具备动态输入知识的能力。其四,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实现“中国制造2025”,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工人予以支撑。工人们不再仅掌握单一的技能,完全靠个人掌握的技巧进行生产,而是利用先进的方法、工艺、设备和工具,综合掌握传统加工和现代技术的多项技能。职业教育要大力营造工匠精神的氛围,培育学生专心学习、专注技能、专于职业的心态与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作为现代工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使职业精神成为成长的内在动力。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实施将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产生重大变革,要求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转型必须快速适应这一变化。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2025”发展之间存在的鸿沟,要在宏观上对人才培养规模、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功能做出调整,微观上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实验实训建设、校企合作等各个领域进行深刻变革,从而使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总体匹配“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要求。

[注释]

①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通知(教职成[2016]9号)[Z].2016-12-27.

②李静.十大重点领域面临人才缺口[N].羊城晚报,2017-

02-21.

③郭敏,邱天红.审视高级技工培养之缺憾[J].辽宁经济,2005(10):85.

④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J].师资建设,2016(4):40.

⑤方勇,浦小松,康建朝,等.全球职业教育的强者风范[J].西北职教,2015(1):41.

⑥陈军君.赶超美、德,中国制造需更多资深人才[N].中国经济时报,2016-01-14.

⑦于志晶,刘海,岳金凤,等.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5(21):15.

推荐访问:契合 职业教育 中国制造 我国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