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论坛暨学术报告会举办

本刊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与中国宇航学会6月26~28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有120余人参加的“中国航天论坛暨学术报告会”。60多位航天界及气象、遥感、测控、农业、航天医学等相关领域和大学、中科院、社科院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在论坛上为中国航天的未来发展集思广益,发表了真知灼见。中国宇航学会及国家航天局有关领导,航天专家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1、陆元九和王希季院士出席了报告会。

本次论坛的内容丰富多彩,话题涉及航天综合技术、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等诸多领域,既有有理有据的对中国航天现状的精辟分析,又有高屋建瓴的对未来发展思路的建议;既有技术创新的追求,又有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既有空间应用宏观的谋划,又有尖端技术微观的研究。

专家、学者们人手一台“笔记本”,用翔实的数据和图片展示了他们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其中不乏许多令公众关心的、激动人心的前瞻性课题。比如,以深空探测、星际载人飞行和建立空间基地为目标,开展新概念航天运输系统的研究;未来微、纳卫星组网分配器的方案;推力比化学推进剂大得多的电推进技术的攻关;月球考察机器人的设计;失重状态下人体热度的调节;在轨航天器空中“加油”的构想;纳米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的设计手段在航天工业中的应用等等。至于专家们介绍的我国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海洋卫星等应用类卫星在各领域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高达1∶8的信息,和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已经开始研制的信息,更是令人振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论坛上一些专家、学者对中国航天的长远发展战略,组织机构、人员财力分散,各自为战、多头管理、技术进步跨幅较小的现状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在国外航天企业纷纷兼并整合,扩充实力扩大市场份额的形势下,中国航天再不集中力量,将会失去竞争的平台。他们建议国家成立高层次的航天机构,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天地空一体化的发展战略,迅速整合力量,理顺管理体制,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时间和市场,为国家安全服务,为国民经济服务。

据主办者透露,这样的学术活动今后还要举办多次。□

推荐访问:报告会 中国航天 举办 学术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