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银行助力陕西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

摘 要 2016年以来,通过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积极推进去产能,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煤炭行业长期积累的产能过剩、供需失衡、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得到破解。本文从我国近年来的煤炭去产能入手,重点分析了商业银行如何助力煤炭行业,尤其是陕西区域的煤炭行业去产能,在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煤炭行业 供给侧改革

一、我国煤炭行业现状

(一)全国煤炭行业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在全国已探明石化能源储量中,石油和天然气仅占6%,其余94%均为煤炭,2017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达到了60%,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赋存特点决定了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必须以煤为主,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

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着产能过剩、供需失衡、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等突出矛盾和问题。2016年以来,国家启动了供给侧改革,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创新之举,也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通过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积极推进去产能,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煤炭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得到破解。

随着去产能的推进以及供给质量的提升,煤炭行业的效益也有所增加。2017年全國原煤产量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加1.1亿吨,增长3.3%,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54万亿元,同比增长25.9%,利润总额为2959.3亿元,同比增长290.5%。今年一季度煤炭经济各项数据总体呈现良好表现,煤炭消费总量约9.2亿吨,同比增长2.6%,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8亿吨,同比增加3020万吨,增长近四成。

(二)陕西煤炭行业现状

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煤炭行业是陕西省的八大支柱行业之一。全省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亿吨,累计探明资源量1700亿吨,保有资源量位居全国第三位,探明资源量位居全国第四位。而陕北省煤炭资源储量大、品质优、品种全、易开采,现已探明储量1470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86%,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1%左右,且大多属于“三低一高”,即低硫、低磷、低灰、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用煤。陕北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是“西煤东输”“北煤南运”的重要输出地,也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点,关乎我国的能源战略安全。

截至2017年末,陕西省共有生产煤矿219处,建设煤矿179处,合计产能53784万吨/年。2017年,陕西生产原煤55024.68万吨,同比增加6047.41万吨,上升12.35%,销售原煤53961.75万吨,占同期产量的98.1%,同比增加5440.99万吨,上升11.2%。

尽管煤炭行业进入结构调整期,总体持续低位运行,但陕西煤炭行业仍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一是规模优势,煤炭资源总量位列全国第四,累计探明储量位列全国第三。二是成本优势,榆林区域的煤矿地质结构简单,开采成本低,成本基本控制在100~120元/吨,在2016年年初煤炭价格最低迷的情况下,榆林区域吨煤平均利润仍能保持在30~80元,这是榆林煤炭最核心的优势。三是煤质优势,榆林区域的煤炭属于侏罗纪煤炭,是环保煤、优质煤、清洁煤,具有发热量高和气化性能好的特点,是优质的动力煤和气化用煤,市场竞争力难有匹敌。四是区位优势,毗邻中东部用煤大省,运输成本较低,区位优势明显。五是外运通道便捷,网状交通四通八达。六是煤炭就地转化能力强,大型坑口电厂、外送电源点项目、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建设,将大量煤炭就地转化。“去产能”要去的是过剩产能,即有效需求不足的产能。而陕西煤炭具有资源、煤质、成本和转化能力等明显的优势,从长远来看,陕西将成为本次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最大受益者。[1]

二、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情况

(一)全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情况

2016年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明确从2016年开始,国家将用3~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自此,轰轰烈烈的煤炭去产能拉开了大幕。

随着系列政策的出台,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成效。2017年,煤炭行业去产能2.5亿吨,2016年以来累计完成煤炭去产能5.4亿吨,煤炭产能利用率达到68.2%,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2]

随着落后产能的退出,煤炭开发布局不断优化。2017年,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的94.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山东、河南、安徽等8个亿吨级(省区)原煤产量30.6亿吨,占全国产量的86.8%。其中,晋陕蒙三省区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6.82%。[2]

全国煤矿数量由2015年底的12000处减少到2017年底的7000处,其中全国公告的生产煤矿4271处,产能34.1亿吨/年,在建煤矿1228处,产能10.53亿吨/年,平均单井规模85万吨/年左右,大型现代化煤矿已成全国煤炭生产供应主体,产量比重占全国的75%以上,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达到1200多处,产量占全国的75%以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2]

(二)陕西省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情况

陕西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榆林、黄陵和彬长三大矿区,其中榆林市占绝大部分,属于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侏罗纪煤炭,赋存条件较好,适合大规模开采。当地汇集了央企神华集团、省属国有企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以及地方企业等,大多是新建的大型煤矿,产能高,技术先进,效益好,因此陕西煤炭行业去产能的突破口在于淘汰赋存条件较差、开采时间久、技术相对落后、成本较高的渭北地区煤炭资源,而这部分煤炭产能仅3000~4000万吨/年,占陕西煤炭总产能比重很小,大部分的陕北优质煤炭资源将保留下来。

为了落实国家的“去产能”政策,陕西省也出台了配套政策: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组织,按照276个工作日重新确定了陜西省175个省属及地方生产煤矿的生产能力。2016年陕西暂停了5个新建和扩大矿区的煤矿审批,全年计划退出42处煤矿、退出产能1824万吨,计划未来5年退出煤矿76个,年核减产能4706万吨。陕西省2016年实际关闭退出煤矿62处、完成煤炭去产能2934万吨,2017年,陕西省共关闭延安车村等5处煤矿,淘汰落后产能96万吨。淘汰落后产能,为陕西煤炭行业的优质资源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商业银行助力陕西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

商业银行在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过剩产能化解、产业布局调整、企业转型升级、行业兼并重组等过程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提供者,通过积极参与供给侧改革,支持煤炭行业解困发展、转型升级,增强资金融通、扶优限劣、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助力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

陕西省的煤炭行业有着明显比较优势,经过本轮的去产能,落后产能的大量退出,西部的煤炭优势将进一步明显,新增的先进产能将主要分部在陕北、神东、黄陇、新疆基地,[3]优质煤炭资源将进一步向优质大型煤炭企业集中。陕西煤炭将发挥自身优势,以高品质占领市场,促进陕西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在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中,陕西区域的商业银行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助力陕西煤炭行业去产能,在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实施“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差别化信贷策略,优化信贷结构,紧扣陕西省“十三五”规划,依据陕西省能源行业布局,加大客户、项目筛选力度,通过优选客户、项目,以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基础,全方位、多渠道、全流程服务客户,与企业共渡难关,提高客户忠诚度。积极扶优汰劣,提升资产质量,实行全面信用风险管理原则,分类施策有序引导“去产能”客户压缩退出。

第二,发挥金融引导作用,支持煤炭行业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促进煤炭行业加快转型发展,实现脱困升级。

第三,开展全面风险排查,增进操作风险的防控技能和风险管控能力,推进分层、差异化管理,强化贷后管理,针对出现风险预警信号的客户,密切跟踪,一户一策,通过追加担保等风险缓释措施,落实风险控制,建立实实在在的专业贷后管理团队,将信贷管理的关键环节责任落实到人,确保质量稳定。

第四,对困难企业进行再评估,重新计算还款能力和还款期限,综合运用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手段,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加快不良贷款核销和批量转让进度,通过再融资、期限调整等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死退”和“退死”,有序化解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共同研究解决,完善风险应对预案,防止个别行业、企业风险演化为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第五,发挥债权人委员会在去产能过程中的作用。各个债权人委员会成员形成合力,按照扶优汰劣、区别对待、一企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增贷、稳贷、减贷、重组等处置措施,既保证优势企业发展融资需要,又加快突围落后企业、落后产能的困境。

第六,加强对企业贷款资金使用的监控,严防企业将信贷资金用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行信贷准入标准的客户及项目。对于项目贷款,严格把控贷款资金投放与项目建设进度的匹配问题。

第七,探索煤炭行业预警分析模型,科学监控市场波动。从行业指标、区域指标、企业指标3个部分入手,建立煤炭行业预警分析模型来监控煤炭市场的波动,以满足煤炭行业的相关性和趋势性分析判断,进而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四、结语

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成败将关乎我国未来能源安全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商业银行在去产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在政银企发挥各自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各方应同心协力,挺过去产能、调结构的阵痛,完成陕西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浴火重生,在更高层次上形成和巩固陕西煤炭行业新的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为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公司业务部)

[作者简介:盛祥均(1968—),男,经济师,长期从事信贷业务及客户营销工作。]

参考文献

[1]陕西银监局.榆林银监分局煤炭业去产能背景下的榆林银行业实践[J].中国银行业,2016(05).

[2]2017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R].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8:1-2.

[3]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Z].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16-12-22.

[4]肖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逻辑

[J].科学发展,2016(03):5-14.

[5]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17-22.

[6]赵晓欢.财政金融政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6(03):126-128.

推荐访问:商业银行 陕西 助力 浅谈 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