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碳汇与全球气候变化之关联

摘要:大气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森林的碳汇功能巨大,是改善全球气候的主体。文章介绍了林业碳汇的发展背景、概念以及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在中国积极开展林业碳汇工作意义重大。探讨了关于碳汇与环境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林业碳汇;环境;气候变暖

图分类号:S71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86-1

每一种事物在进步发展的同时,总会带伴随着负面的影响。现在的人类社会,经济飞跃发展,人类文明不断提高,随之带来的就是人口的增加,给地球带来的沉重的负担。经济、工业迅猛发展,工业染料消耗巨大,乱砍滥伐森林,使林地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层,全球变暖。当《2012》上映的时刻,更是让人们感觉到了人类对地球对大自然的破坏已经达到的何种的程度。所以当森林碳汇项目提出的时候,得到了各国政府的认可,并建立了一系列旨在削减温室体、减缓成本的创新性的合作机制。

一、碳汇与全球变暖

从大气中清除掉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者机制被定义为:碳汇。相对的,排放二氧化碳的过程被称为“碳源”。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碳汇”再一次成为热议的主题,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

“碳汇”所说的除掉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和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并且把他固定在植物的体内和土壤中。森林在此主要是固碳作用。森林像地球的巨大的净化器一样,而碳汇林业也就是以应对气候变化而作的林业活动。各个国家根据条约和自己的国情,用市场、法律、和行政手段培育森林、保护森林、并制定可持续经营的林业活动,以此来提高整个森林的固碳能力。

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会自动的吸收二氧化碳,达到净化空气固碳减缓气候变暖的作用。但是如果有一天森林遭到破坏了,那么以前固定到它体内的碳会大量的释放出来,此时他就成了温室气体的释放源,也就成了“碳源”,加剧气候的变暖。据调查,目前全球排放的6-16%的温室气体是来自森林。在巴西等一些热带国家,毁林排放的温室气体甚至占到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0%以上。所以说,森林在发展低碳经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作用关键就是要增强森林的“碳汇”这一功能,控制它不能成为“碳源”这一角色。

二、林业碳汇的功能和作用

林业碳汇指的是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及碳汇交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依据《波恩政治协议》以及《马拉喀什协定》,造林、再造林被同意作为第一承诺期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意味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是一个对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林业的生态功能在经济上得到了全社会的承认,标志着林业的生态服务进入了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回报的时代的到来。

有关科学研究表明,1hm2森林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6t制造氧气12t按每人每天排出二氧化碳1kg,吸收氧气0.75kg计算, 1hm2森林可供44个人所需要的氧气,同时吸收呼出的二氧化碳。森林就像地球的“肺”,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在光能作用下,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糖、氧气和有机物,为自身的枝叶、茎根、果实、种子的生长,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这一过程,就形成了森林的固碳效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的碳汇。

三、对发展我国碳汇的一些建议

(一)建立清洁产业发展机制

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积极的态度,优厚的条件,有效的措施等等,来吸引更多碳汇项目来到中国实施。

(二)完善法律法规

“碳汇”虽然已经在1997年就提出来了,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来督导这种行为。应该及早进行碳汇规划,来保证森林碳汇项目的正常健康持续的发展。

(三)加大科技投入

这是一个新的科研方向,而且是要一直秩序的研究发展下去的。所以应该组织更多的科研院所进行研究,积极推进碳汇项目试点,积极与国家接轨,建立教学科研单位等非政府组织的联系,为中国碳汇项目的迅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加大宣传力度

新事物的出现,总是需要一段时间被大众接受。在今天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碳汇、低碳的重要性,但是具体到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的,所以需要对人们进行长期的宣传提醒,让每个人把碳汇、低碳融入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中国森林每年净吸收约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同期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中国计划到2020年将森林覆盖率从目前的18%提高到23%。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人工造林最大的国家。这两个最大,从以前的观点来看,似乎是矛盾的,因为一般而言,发展就要破坏森林资源,但中国却不是这样,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森林的面积也在增加。中国地域辽阔,森林资源及其丰富,又是重要的碳汇国。所以说,在改善全球气候,维护人类生存环境方面,我国承担着更多的义务,在世界范围占有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小全,武曙红.中国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2]周洪,张晓静.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市场化机制初探[J].中国林业,2003.

[3]赵景柱,肖寒,吴刚.生态系统服务的质量与价值量评价方法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2).

[4]周晓峰,等.森林生态功能与经营途径[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推荐访问:浅谈 林业 关联 气候变化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