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对高校学生信仰的宗教渗透

[摘 要]高校学生信仰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宗教在我国高校的渗透,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和挑战。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的重要场所,理应坚持问题导向,理性分析宗教渗透问题的本质,积极做好精准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高校学生精神培育,从而有效抵制宗教对高校的渗透。

[关键词]宗教渗透 高等院校 信仰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中图分类号]D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03(2017)05-0045-04

[收稿日期]2017-07-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防范宗教渗透问题研究”(15YJC710046)、2016年常州大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会重点实践项目“抵御宗教渗透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16LLSJ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秦义 (1978—),男,江苏沛县人,常州大学后勤管理党总支书记,硕士,副研究员。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实践新要求和多元文化的碰撞,势必引致人们思想意识的多元化,造成人们价值观的冲突和异化。这种价值多元的存在无疑为宗教在高校的渗透、介入提供了可能的场域与空间,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受到挑战,对高校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的培育和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带来干扰。高校这种状况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媒体和自媒体在融入高校学生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不良信息,加之科学无神论在高校宣传教育的缺失或被片面理解,易造成高校学生思想困惑和价值观紊乱,一元化价值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被消释和分解,宗教信仰自然成为高校学生多元价值观的选择之一。第二,各种中西方宗教文化或有目的或被动地进入高校,进行文化宣教,这易使高校学生把宗教作为一种精神追求,高校学生信教人数出现较快的增长趋势。第三,当前高校学生所处的家庭、社会、校园环境,人际关系处理,学业任务和就业压力等都给其带来较大心理压力,其精神需求与社会现实的多态矛盾无法解决,从而形成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慌、迷茫与困惑,容易使学生对宗教产生认同感,而宗教具有的心理慰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部分学生的精神空虚,缓解了其心理压力,满足了其心理需求。

有鉴于此,要加强对高校学子的思想引导和教育,防范宗教在高校的渗透,一方面要帮助青年学子建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用马克思主义态度、观点、方法认识和看待宗教现象。另一方面还要在防范过程中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关于做好抵御境外利用宗教对高校进行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的意见》指出,防范宗教在高校的渗透,就要“把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作为抵御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的基础性工作”,因此,需要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是关于宗教本质及其社会作用,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等内涵的科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正确认识宗教现象和性质是正确对待和处理高校宗教渗透问题的思想基础和认识前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理解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问题的思想,广义的理解则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宗教思想。文中基于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来理解、分析问题。

(一)宗教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1](P1)“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P703)宗教虽然是社会中的人的意识的折射,但并非起源于人的个体意识,而是整体社会意识的产物、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忘记了宗教是人的意识和精神的表达,是人根据自身的需要创造出来的这一特点。“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的实现性,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正的现实性。”[1]

(二)宗教的发展受人类的物质活动的制约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有其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宗教里的困难既是现实困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1](P2)由此可见,宗教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类的物质生活方式,即取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没有抽象的宗教,永远都只有特定的宗教。随着处于现实中的人自身与外在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宗教也就相应地随着人实践能力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們现在是用历史说明迷信。”[3](P567)

(三)宗教的消亡是一种历史过程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所以,这些观念、范畴也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1](P222)在马克思看来,宗教是一个历史范畴,只有在历史中才能理解宗教。宗教作为人类“观念”的一种形式,也有其“发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宗教发展和消亡取决于人类的现实生活,但宗教的消亡是一个历史过程。纵观全球,宗教至今依然旺盛地存在,并还将长期存在下去。“只有当实际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自然产物。”[4](P231)由此可见,宗教的消亡是一个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进程,这就意味着应历史地、连续地看待宗教。

三、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基本原则

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防范宗教渗透过程中的“柔性”嵌入,以理性的态度回应宗教在高校的渗透,就必须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把握好辩证性原则、理性化原则和法治化原则。

(一)辩证性原则

宗教经过极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不仅形成了关于人、自然、社会的特定认识的理论体系,而且已经成为人改造自然、改造自我与改造社会的一种实践方式。从这一角度看,宗教在一定范围内规定着社会生活的秩序和意义,具有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积极面。但归根结底宗教信仰是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因为宗教的本质不是超自然的神,而是社会中的人。然而,由于各种宗教思想都包含着关于灵魂和神灵的观念,对于神秘境界的描绘以及宿命论等,往往会吸引思想不够成熟的高校学生关注,使他们逐渐产生对宗教的认同感、依赖感,从而激发宗教感情甚至产生宗教狂热。因此,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宗教及其现象。

(二)理性化原则

宗教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也是一种社会实体。从宗教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看,宗教的发展经历了由原始社会的氏族宗教到古代阶级社会的国家宗教再到超出国家界限的世界宗教这一过程;从宗教历史发展的横向角度看,世界各国并存着教义信条、礼仪制度和组织系统等形态各异的宗教,且宗教及其问题涉及社会的群众关系、民族关系、阶级关系和国际关系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宗教的这种社会特征,要求我们理性对待宗教和宗教问题,科学认识宗教客观规律,不能简单地将宗教对立,以免出现高度的管制与高度的放任自流两个极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具体高校宗教渗透问题要具体分析,矛盾的性质不同,对待处理的方式方法也应有本质不同,唯此才能制定出正确解决宗教向高校渗透问题的方针政策。

(三)法治化原则

宗教尤其是非法宗教及其思想向高校渗透,对高校学生的政治信念、信仰和态度的确立会产生深刻影响。防范宗教向高校渗透,实质就是如何帮助高校学生建立正确政治价值观问题。一方面,高校是教育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宗教渗透的手段与途径更加现代化、隐蔽化和多样化,地域发展更加多层次,危害也日益险峻。这些新情况新特点迫切要求我们在防范宗教向高校渗透问题上,坚定、全面地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政治纪律和管理规定。具体而言,就是要依法依规治理高校宗教渗透问题,依靠法治的力量来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性地位。《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也指出:“强化依法管理,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

四、防范宗教向高校渗透的可行性选择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从社会存在看,宗教并非是无本质、无规律的社会现象。从社会意识看,宗教体现人类的内在价值判断。在多元结构的现代社会,每个人在各自价值观的引领下,产生了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进而追寻着各自认为最具价值意义的事物。能否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对高校学生的价值选择及人生发展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代表着认识宗教的发展方向,为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在高校校园内,应确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主导地位。“有了科学知识,迷信自然就可以打破,没有这一着,他还是要迷信的。”[5](P120)。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是要坚持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原则和理论来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观念。高校学生只有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知识教育,才能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在多元思想文化、多种价值观念和多种信仰趋向相互激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出正确的价值評判和行为选择。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同时,我们也应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置于马克思主义的其它理论之上,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条化。

(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既存状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延续着旧唯物主义的思维定式,脱离实践抽象谈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难以触及学生的内在灵魂,在一定程度上为宗教渗透留下了地盘。“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人们正确地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使主观正确反映客观,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6](P1)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规律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应当丰富和发展多种教育方法和形式,把防范宗教向高校渗透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比如,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案而言,应对宗教渗透,需要多学科、多层次、有现实针对性的进行设计。通过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了解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认识二者在认识道路上的根本区别;通过民族史、宗教史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宗教与道德的关系;在政治教育层面引入宗教论证,调控社会主流意识倾向。对此,需要正确认识如下几个关系:一是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与学生的实际问题的关系,二是学生个性结构与理想信念的关系,三是学生的道德人格修养与综合素质的关系,四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关系。只有在教育中重点关注和把握上述关系,才能直抵学生的实际思想,及时进行价值疏导,提升其内在的思想免疫力,有效挤压和消解各类宗教渗透在高校的“灰色场域”。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高校校园内传播宗教思想、组织宗教活动必然对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秩序造成破坏和干扰。而宗教对学生的影响更多反映在思想层面,因此,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事实上,校园文化建设与防范宗教向高校渗透活动的监管防控体系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生活等各方面,无论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积极健康、完整统一、稳定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地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侵袭与破坏。基于学生—学校的两元关系,高校应匹配设施建设、制度管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等各环节,协调校园文化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发展状况,整合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体系、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总体规划,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文明环境。同时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与当地公安机关、宗教事务部门等学校外部环境的互动,使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与良好的外界支持实现较高程度的同步,协同防范高校宗教渗透活动。

五、结语

在防范和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过程中,高校要从事关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的战略高度出发,厘清宗教向高校渗透活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坚持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高校学生理性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达到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的目的,使其成为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胡小燕

推荐访问:渗透 高校学生 信仰 应对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