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人类不能承受之痛

20世纪以来的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急剧变化,由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增温效应明显加强。如果继续保持当前或高于当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速率将会引起气候进一步变暖。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比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升高5℃甚至更多。美国宇航局高级气候科学家、“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之父”詹姆斯·汉森指出:气候变化一旦达到临界点后,气候系统将不可逆转。那时,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浓度即使不再增加,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冲击也会自行发生。如此巨大的气候变化对人类脆弱的环境适应性而言将是灾难性的。

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

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存在密切关系,优越的气候环境养育了兴盛的人类文明,气候环境的突变也会改写人类的历史。古代人已经认识到人类对气候环境的依存关系,正如我国道家所推崇的“天人合一”,也就是要做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不能去征服自然。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所著的《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一书指出,许多人类学家、进化论生物学家和气候专家们把气候变迁史和人类学事件结合起来,得出一致意见:人类进化本身就是由最近600万年内全球气候型态的剧变塑造出来的。

对人类四大古文明的考察表明,它们的兴衰与气候变化存在密切关系。六七千年前,非洲充满了绿洲,是理想的生活居所,但人口少、压力轻,人地矛盾不突出,社会文明繁荣程度较低。5500年前,当地气候发生以冷和干为特征的重要转变,绿洲开始消失,沙丘活化,当地人被迫离开,生活在沙漠中的牧民迁徙至尼罗河河谷等地,人口压力增加,人地矛盾突出。人们开始进行灌溉创新,农业产量提高,出现剩余,这些剩余农产品的交易为社区砖石建筑技术的应用以及艺术和手工艺品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手工业分工和阶级形成,出现象形文字和国家。可以说,距今5500年前后的气候事件促进了埃及古代文明的形成。

气候变化改写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衰败和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转折也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气候变化多次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一千多年前,柬埔寨有一座宏伟的都城—吴哥。这座城市始建于公元802年,繁荣了600年。在15世纪初,却突然消失了。考古学家认为吴哥的灭亡可能是由干旱造成的。科学家发现在过去700多年时间里,东南亚至少发生了4次特大干旱。柬埔寨当地一些活了9个世纪的柏树经历了吴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一组组狭窄的年轮显示的时间是1415年~1440年。这与许多考古学家得出的吴哥城灭亡的时間段正好吻合。吴哥得以作为一支强大的势力在中世纪崛起,全仗着一套高明的蓄水系统,在干旱季节帮助蓄水,在雨季又可泄洪。然而,百年不遇的大旱使这套系统失灵,农业因之荒废,古城根基动摇,吴哥就此消亡。吴哥的悲剧,在历史上或许在将来,都不会是单一个案。

气候变化对人的危害

气候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气候变化是由逐日的天气变化累积而成的。不同时间段上的气候特征是不一样的。近100年来,全球气候正发生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1906~2005年全球地表气温平均上升了0.74℃,其变化幅度已超出地球本身自然变动的范围,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编制的《气候变化2013:自然科学基础》以更多的观测和研究结果证明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基本事实,进一步确认了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之间的因果关系,预估到21世纪末,全球地表气温将在本世纪初的基础上升高0.3℃至4.8℃。

这种全球气候升温与人体体温升高类似,人的体温上升超过5%,会高烧、昏迷、甚至死亡。气候变暖,如果升温控制在2℃以内,可以保证人类活动所受的危害或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升温达到2℃~3℃,全球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如果任其发展,人类将迎来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气象灾害频发以及疾病爆发等一系列灾难。此外,气候变化造成的人口与物种的迁移、冲突以及粮食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社会和地区的兴衰起落。从长远来看,全世界都将面临气候变暖越来越剧烈的冲击,自然灾害频发,社会问题接踵而至。

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可概括为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影响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辐射变化、地球运转轨道变化和气候系统内在行为控制等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毁林以及工农业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等。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报告显示,2004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4%,仅次于能源和工业部门,位列第三。为此,国际上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两大途径,即: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在这种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森林退化排放,加强森林保护、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增加碳储量行动(REDD+),以及发达国家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行动(LULUCF),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受到国际关注。

森林碳汇间接减排的科学过程指的是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贮存下来。树木帮我们遮避烈日,森林和林产品能够截获和储存碳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提供生物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还能帮助各国预防和减缓气候灾害的影响,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延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良方。当然,气候变化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服务产生影响,还会加剧干扰因素(如火灾、病虫害等),进而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使森林变得敏感和脆弱。总的说,森林既影响气候变化又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全球碳循环中居重要地位,对森林的管理或破坏会显著影响到21世纪的全球变暖过程。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目前,全球森林资源锐减,减弱了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成为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专家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是工业、建筑、交通减排,二是森林碳汇。与工业直接减排相比,森林碳汇虽然是间接减排,但它的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较强。每公顷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0〜40吨,释放氧气15〜20吨。

恢復和保护森林作为低成本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写入了《京都议定书》。IPCC在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林业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双重功能。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是未来30〜50年经济可行、成本较低的重要减缓措施。

当人类意识到森林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便立即展开了行动。许多国家已实行森林间接减排,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地方层面的行动计划或方案、以及构建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如,日本承诺减排6%,其中3.9%由森林固碳间接减排,2.1%由工业直接减排。美国林务局制定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框架,并将加强森林和草原管理、保护物种、调整种植方法等确定为优先发展领域。新西兰于2008年推出“国家碳排放贸易计划”,旨在让排放降低到1990年的水平,林业是第一个被纳入的部门。在世界某些典型地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甚至成为保护人类生存的“救命稻草”。如,非洲13国正在建立“绿色长城”这一伟大的地球工程,希望让树林在阻止撒哈拉沙漠扩张的同时,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国际社会正在形成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框架和规则体系,促进各国规范和加强相关林业行动。1992年,为防止人为活动改变气候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订立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形成强制要求发达国家减排,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这两份文件奠定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基础。恢复和保护森林作为减排的重要措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被写入了议定书。2007年底气候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将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减少毁林等列为“巴厘岛路线图”的重要内容。此后,从哥本哈根到坎昆再到德班、巴黎,REDD+、LULUCFs等林业议题深受各方重视且不断取得突破。可以说,加快林业发展,增加森林碳汇功能,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和行动。

2015年12月12日晚,经过195个缔约国代表为期两周的艰苦谈判,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国大会终于顺利通过一项全面、包容、有力度、涵盖所有国家、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协定——《巴黎协定》,其中,森林及相关内容作为单独条款纳入了《巴黎协定》。

大会期间,缔约国代表就2020年后如何继续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进行了分组磋商。各国代表一致同意继续将森林碳汇作为2020年后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根据《巴黎协定》中有关森林的条款,2020年后各国应采取行动,保护和增强森林碳库和碳汇,继续鼓励发展中国家实施和支持“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排放及通过可持续经营森林增加碳汇行动(REDD+)”,促进“森林减缓以适应协同增效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机制”。《巴黎协定》森林相关条款同时强调,在实施这些行动时应当关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非碳效应。

人类生于自然,也存于自然之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水土流失、沙尘暴、洪水与干旱频发、耕地退化、物种绝迹,其中尤为迫切的是气候变化。面对濒临失衡的地球,人类正在觉醒,也必须觉醒。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行动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努力增强碳汇功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和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大机遇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2007年6月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把林业纳入我国减缓气候变化的6个重点领域和适应气候变化的4个重点领域,提出林业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汇、维护和扩大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突出强调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按照《国家方案》的要求,国家于2009年11月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阶段性目标、重点领域和主要行动。实施22项主要林业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有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15项行动,还有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7项行动。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15项行动包括: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实施重点工程造林,加快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实施能源林培育和加工利用一体化项目,实施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扩大封山育林面积,加强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加强林地征占用管理,提高林业执法能力,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提高森林病虫鼠兔危害的防控能力,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质材料,加强木材高效循环利用,开展重要湿地的抢救性保护与恢复,开展农牧渔业可持续利用示范。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7项行动,包括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建立典型森林物种自然保护区,加大重点物种保护力度,提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能力,加强荒漠化地区的植被保护,加强湿地保护的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区网络。

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中国持续增加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投入,特别是2009年以来,中国仅投入森林抚育的资金就达249亿元,涉及森林1520万公顷,几近覆盖全国;着力推进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成立了1个国家级和4个区域级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技术水平得到国际认可;划定了生态红线,要求全社会决不能越雷池一步。

2014年公布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51.37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84.27亿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关系全人类福祉的长远大计。发展林业的内涵也早已远远超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范畴,它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之本,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和社会发展的变迁。

中国政府将通过林业措施增加森林碳汇作为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提出了到2020年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双增”奋斗目标。这是负责任大国的胸襟和意志,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更是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增进全人类福祉的责任担当。

今天的中国,着眼民族永续发展,正在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中国的林业,已扬起新的风帆,必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历史性贡献。

推荐访问:之痛 不能承受 气候变化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