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活动的组织

理科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是为专业课学习打基础,与专业课相比,其理论性更强,教学内容更广。此类课程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基础课,讲求基础知识的传授,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专业基础课又不同于一般基础课,具有突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必须始终贯穿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因而,对于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计划与工作内容和手段的要求无疑更高,组织教学的难度更大。任课教师欲作好教学工作,需有周详的教学考量与安排,更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并不断充实与积累相关专业及社会、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且持续关注学科的最新进展。

一课堂教学前的准备

(一)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的筛选

把握适用、实用和通用的原则选取教材,即满足专业教学与实践的需要,也利于学生未来考研升学的准备。因此,应依照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结合课程体系结构,兼顾学校实际与国内高水平高校和研究机构相关教育普遍指定的考试用书情况,来选定合适的教学与实习、实验教材。尽量采用最新版本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教材,现阶段可主要在十一五或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进行遴选;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科学出版社或其他专业出版社发行的高质量教科书。总体而言,应密切关注本学科的发展,重视教材的及时更新或调换,并避免教材选用的主观性、随意性与僵化性。

因材施教,强化教学参考资料的辅助教学功能,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并拓展其科学视野。不同于我国中学阶段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本科教育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实训,更强调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增强学生课外学习的环节。因此,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学业水平,可明确指定适宜数量的教学参考书和课外阅读文献,并做好相应材料精读与泛读的指导和督促工作准备。在教学推进过程中,适时调用预先选备的教参以辅助提高教学成效。同理,教学参考资料的选取也应注意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与科学性。

(二)教案与教学周历的编撰与审订

计划周密、内容翔实的教案是达成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而合理拟订的教学周历是顺利实施教学计划与安排的根本依据。教案的编写除了详略得当的教学内容的呈现外,还应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与目标、重点和难点、相应的授课方式和方法、课堂提问的设计,以及适时插入的其他相关知识的拓展安排;每次课堂教学活动都应基本按照教案的内容和执行步骤来组织和实施。教案能够基本框定教学活动组织的过程、范畴和要义,但根据教学实效应适当灵活变通,不应变成刻板的程序和教条,更不能遏制教师的随堂即兴发挥。相较而言,制定的教学周历则必须严格执行,以维持教学纪律的严肃性,保障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教案与教学周历应兼顾专业课程体系,并组织相关课程的教师与专家共同研讨和最终审订。教案的准备除应当加强课程本身内容的有机联系外,也要重视相关课程间的承上启下。因此,应兼顾不同课程间的交叉、叠合与衔接,在内容组织上合理取舍与区分详略。于是,限于教学总学时的要求,开展相关课程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活动非常必要,以利于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学时。教案审订之后,才能编制与之匹配的、恰当的教学周历。通过课程间教学活动安排的对比分析,可使之更具可行性和实效性。

(三)课前的身心调适

教师健康的身体情况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维系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课堂教学的组织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平素加强体育锻炼、强健体魄,才能持久保持身体的康健;另外,也应关注个人思想品德修养的不断提升,敬业爱业,努力作好本职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临课前既需要充分的备课,并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应注意按时到岗,开讲前能平和心境,排除其他杂念和思绪,课堂上才能够以稳重端庄、热情饱满的精神风貌感染学生,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导引教学活动的有序推进。

教师整洁的仪表、洋溢的激情有助于课堂纪律和秩序的控制,而抑扬、流畅且富有节奏的讲解,穿插生动案例的演绎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课前的身心准备越充分,思绪调整越到位,则课堂教学效果越理想。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

(一)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

清晰、系统地传授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打好专业理论基础并提升其专业素养。基础课教学涉及大量的专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过程,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知识点必须讲清讲透,突出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自学较易的内容则可适当简约。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必须设法撺掇相对分散于不同章节的知识点,以形成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而这就需要在讲授不同章节时做好转换和衔接工作,并可选取现实环境或生活中的现象或事例,阐述和剖析课程前后内容的有机联系;理清理论脉络、明确知识关联,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全局”的课程理论与“局部”的课程知识的逻辑关系,奠定其结构性的理论知识基础。

合理安排实验或实习课环节,重视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在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训练学生与之对应的基础数据观测、采集、分析、传输存储与处理的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技巧[1]。所以,应尽量开设理论含实验类型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加入实验或实习课环节;对于实训内容较多的课程,可开出与理论课配套并行的实验课。结合教学实验或实习安排,使学生了解相关实验或实习的基本原理,学会常规和先进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熟悉专业实用软件和数理模型的运用,从而初步掌握学科专业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二)思想教育与思维塑造相结合

专业教师也应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引导其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和道德品质。首先,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严于律己、作出表率,充分展现人格魅力,才能掌控全局,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其次,要善于抓住教学实践中的现象或事件的点滴,不失时机地展开思想教育,教书育人。此间,应避免简单的说教,以免学生反感甚至抵触。可以预设一些情景,提前拟就应对、处置策略,随机应变。严正褒贬,嬉笑怒骂,针对具体问题与情况,言辞可以严谨犀利、也可轻松随意,刻板认真与诙谐幽默兼具,尽量对学生造成全面的影响,形成深刻的印象。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把握适度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爱国主义、集体荣誉、合作精神、行为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趋善避恶,专注于个人的专业学习及品格修养的提升。

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塑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教学不应只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讲授与学习,也应同等重视学生科学的逻辑思维的塑造,以及专业特有的思维模式的认知与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强化对普遍现象与本质规律的推演分析,注重证据的呈现与诠释;巧妙构思与设计教案,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能够对问题进行自己的推理和判断,并能去进行探究和实证。此外,适当插入学科优势研究领域的剖析及方法论的介绍,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专业教育不能局限于记忆、复制、模拟和推理演绎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创新思维的锻造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是思维、是科学研究、也是创新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巧设问题情境是关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重心应放在“问题设计”与“氛围营造”上,前者即通过具有现实性、新颖性、趣味性等特点,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设计,直接向其提出问题;后者指有目的地创设隐含问题的情境,暗示、启发学生思考,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辅以教师引导,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动手实验、信息处理、归纳总结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去探究问题,使其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专业培养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宽口径”培养人才,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其学科综合能力。本科教育的过分专门化,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专业面和知识面狭窄,学科综合能力(适应力、创造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偏弱;也极大禁锢和削弱了学生原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科交叉、渗透日渐加速的大背景下,专业培养计划的多学科融合要求愈发普遍。如果能在专业基础课教育阶段即设定“宽基础、宽口径”的教学目标,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点的教学与技能训练过程,在着力加大专业深度的同时,有机地纳入相关学科、新兴学科、甚至传统文化和艺术素养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可拓宽学生视野;也有益于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引入并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为社会培养富有责任感及有教养的公民。“宽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通识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2-3]。试图整合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以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视野,将其培养成兼备社会道义与人文、科学素养,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具有多种才能的“全面发展的人”。从社会需要来看,也是“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4]。在专业基础课教育阶段,教师如能站在专业的高基点上,跟踪学界的发展前沿;选择具备通识教育理念的专业知识,努力发掘与相关学科相互关联的结点,并籍此发散,推广通识教育,可极大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也有助于其树立高远的学习目标,为培养各具学业专长和精神气质的合格的“人”,而非“产品”奠定基础。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熟练运用自己学科专业所长的同时,还须充分了解和认知相关学科的知识与动态,才能行之有效地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

三课堂教学后的安排

(一)教学信息的搜集与反馈

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困惑与期望,有助于教师主动改进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教师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应该引起重视的是保持不断的沟通,教师亦可由学生方面获取裨益。因此,可利用课堂内外的各种场合与机会,经常向学生探询其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对搜罗的信息作客观、理性的分析,不规避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甄别并采纳其中合理化的建言建策。征集学生的观点、看法之后,需要认真作出反馈,褒扬出谋献计的学生,并及时作出符合大多数学生需求的调整或修正。

教学信息的搜集方式具体可采取个别沟通交流、干部调查汇总和全体书面意见等。组织教学时,可在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交谈中,侧面了解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交由班干部负责收集班级同学的想法与建议,以口头、电子邮件或书面的形式知会教师,以利教师及时改进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课程结束时,召集全班对该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讨论和评价,可要求每位学生都以匿名书面意见的方式提交,作出归纳总结,以供未来教案、教法的改进作参考。

(二)课外学习的督促与引导

本科教育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间教育资源实力及学生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绝大多数高校教师仍秉承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理念,普遍缺失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真正关注与投入,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潜能尚未被调动起来。尤其对于专业基础课,一般采取“课堂教学+课外作业”的教学模式,强调书本知识的掌握,注重学生课堂笔记的动手能力的训练,而忽略了其课外学习、消化并运用专业知识的动脑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采取一切办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既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也利于其开放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塑造。

增强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将其从专业学习的被动灌输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枯燥的理论形象化、生动化,激发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兴趣。结合现实中事物的存在和现象的发生,通过课堂提示、点拨,一方面,可布置课外参考文献阅读任务,或安排其它的个人、小组课外作业,并督促其如期完成;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个人或集体兴趣点的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择题,为其课外自主阅读、实验与研讨提供咨询、指导与帮助。采用这样的“挤压式”和“导引式”的手段,持之以恒,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究作风。

(三)学科动态的追踪与吸纳

关注学科的前沿动态,即时引入最新的热点议题与研究成果,以更新教学内容,保持与学科发展的同步性。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国外一些高水平大学的教科书平均每二~三年即需调换新版或选用新书;教学内容与手段也不断地推陈出新。由此,教师需不懈地学习提高,并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提升理论修为;也才能始终确保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和把握学科的发展前沿,有助于其选定自己的学习研究方向与目标,并可能较快促进人才和成果的脱颖而出。吸纳学科最新科技成果,追踪学科热点,对于高校师生具有相同的现实意义,都有利于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事业的进步。

教学内容与手段的定期或不定期调整与更新符合科学发展规律,需要深植人心并落到实处。尤其对于专业基础课,一般认为其理论知识体系基本是实证真理,相对成熟与稳定;相应的教材和讲义也可以长期固定使用。这样的认识误区影响广泛,必须敲响警钟。欲紧跟学科前进的步伐,除了及时更新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外,在教学工作中,即需要定期地调换新教材;随时吸纳最新的材料以更新、充实教案,并重新整理教学参考资料;同时也要思考教学方法和手段革新的途径与可能性。

(四)教学同行的交流与研讨

保持同行间正式与非正式的教学经验交流和研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学无止境,即便是教学名师也仍有不断提升教学技能的空间。三尺讲坛、人生舞台,小舞台蕴含大乾坤。讲台上的教学工作者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甚至风格迥异。客观存在教师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优势条件。同行之间的从业经验交流,或多或少都能让彼此受到某些触动与获取一定感悟,从而激发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依托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可事半功倍地迅速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

教学交流与研讨活动的级别、形式多样,积极参与,皆可从中汲取营养。高级别的交流学习应当是各种级别的教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议,以及教学能力培训班;其次是各类教学经验交流会或沙龙、现场观摩活动;第三,则是同仁间不拘形式的实践经验分享,互帮互学,共同进步。高级别的研讨活动往往能给人以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效果,可在某些方面获得启迪,并模仿、参照成功对象或案例,于短时间内即可作出较大的改进和提高;而级别越低的交流活动频度越高,日积月累,能力的提升则多为全方位的渐变过程。各种级别、类型的学习、交流活动于教学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互为补充,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总之,基于理科类专业基础课的双重属性,结合高等教育现代教学理念的发展趋势,教学工作已不应仅限于吃透单本教材、编撰成型教案、组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批改作业的传统范畴。作为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的组织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理念,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技能训练[5];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并联系相关的社会、人文及自然科学学科,有选择地开展通识教育,以为培育社会需要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课前的充分准备和课后的合理安排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必须强调紧跟学科的发展变化,不断充实、拓展教学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与时俱进。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与个人修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应持之以恒地学习、钻研,不断提高。总之,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促使教师与学生都得到学习和锻炼,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顾沛.理科教师开设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的实践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11(4):103-105.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王秀良.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科学史教育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0,(5):31-35.

[4]黄延复.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325.

[5]杨承运.站在培养人的高度搞好理科专业课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1(7):18-20.

推荐访问:基础课 理科 教学活动 类专业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