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探索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

以“步入大众健康新时代”为主题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学术年会暨华夏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2018年11月9日至1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国医促会”)多个专科分会联合主办的8个专题论坛同期举行,多位院士专家围绕医学热点研究领域展开深入交流,探索智能医学、智慧医疗发展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原院长韩德民教授在题为《大众健康新时代》的主题演讲中指出:“我们已经步入大众健康新时代,医学人工智能是推动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有力保障。”

医学人工智能是发展方向韩德民教授说,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正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转变,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方式也正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是全面提升人民健康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瓶颈、难点和“医改”痛点,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优质医疗资源不充足、分布不均衡所造成的城乡居民就医的窘境,医疗服务资源呈现“倒三角”分布,基层基本医疗服务“网底破碎”;二是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将达到2.48亿人,成为超老型国家,老龄化、超老龄化将给社会带来巨大挑战;三是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提高医疗健康服务供给量将成为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回顾历史,人类历经多次工业革命后,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物联网等智能互联新技术将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带来的巨大突破,必将催生和支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韩德民教授介绍,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医学人工智能技术。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其中明确了三个方面举措,一是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二是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探索智慧医疗建设;三是研发柔性可穿戴、生物兼容的医学人工智能监测辅助治疗系统。医学人工智能也是科技部重大专项部署的重点研究领域,2017年5月科技部发布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为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强调开展医学大数据深度学习,开展集中和分布式智能等技术研究;重点支持个性化智能辅助诊断、精准治疗、辅助康复等相关研究;支持发展智慧医疗决策体系、大众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韩德民教授认为,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注重疾病治疗,以疾病诊疗服务为目的,现在医疗健康网实现了对患者的服务监控,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把健康服务放在了第一位,未来依托医学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医疗健康服务将步入更美好的预防服务新时代。

探索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来自《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4.1万亿,GDP占比5.92%。在人口结构方面,我国现有人口13.7亿人,基层县级行政区2857个,县级医疗机构6500个至7500个,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约9.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0%,其中农村人口约6亿。韩德民教授认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践行健康中國发展战略一定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实现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转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实现这一转变的有效手段就是互联网、大数据和医学人工智能。

韩德民教授指出,健康是目标,医疗是保障,在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要对自然规律有一个准确判定,生老病死将成为一个均衡的发展态势,而且还应更多地关注健康生命的诞生,要通过加强健康管理和探索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让城乡居民少得病、不得病、得了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控制和降低慢性病和重大疾病发病率。探索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首先要抓住健康中国这一契机,建立国家战略层面上的组织管理体系,真正形成国家健康管理体系;二要统筹规划、全面协调、统一标准化管理,使健康管理体系与健康中国战略紧密结合;三是要坚持市场主导,完善法规,调动社会积极性,大力引进社会资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为落实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推进中国医疗健康服务业发展,韩德民院士于2015年领衔申报了中国工程院《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课题组由21位院士、53个机构和150余位专家组成,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提出了“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等多个全新理念,有关建议为国家制定医疗卫生政策和未来发展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

“华佗工程”初见成效在中国工程院《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课题组提出了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医疗资源分布重点发展方向。为将这一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中国医促会2016年11月26日发起了“华佗工程”。中国医促会目前下设多个二级分会,分布7大医学领域,覆盖会员10万余人。“华佗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学术引领,社会参与,依托中国医促会大批二级分会的集团性医疗资源优势,调动整合全国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和农村进行医疗技术帮扶。“1、2、3、4”构成了“华佗工程”的完整体系,1个理念是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2大目标是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服务能力;3个平台是搭建专家学术平台、金融支持平台、信息技术平台;4个模块是公益活动、学科建设、医学人工智能体系研究和健康小镇。围绕面向基层、面向农村这一发展方向,“华佗工程”以整合国家优质医疗资源,帮扶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水平为目标,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医学人工智能等多种方法,积极探索医疗健康服务创新模式。目前“华佗工程”已在全国建立了1个省级中心、10个市级培训中心和92个学科基地,覆盖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生殖医学、血液科、神经外科和妇儿保健等多个学科。

在“华佗工程”示范基地建设中,中国医促会选择重庆地区全面试点推广“华佗工程1+X”模式,在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短期内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大足区人民医院示范基地项目经过一年多建设,多项指标实现了较大飞跃,医院门诊量大幅提升,门诊人次较帮扶前增加15.8%,出院人次较帮扶前增加38.6%,手术例数较帮扶前增加74.9%,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达21.1%,作为基层县级医疗机构,该院在大足地区承接外埠患者就医增长40.7%,医院整体收入水平提高。

顺应“互联网+”新趋势在《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课题组提出了健康中国要与大众化诊疗时代紧密结合的新观点。为探索医学人工智能与医疗有机结合,在科技部《数字化诊疗装备研发试点专项》支持下,2016年由清华大学“千人计划”首席科学家王兴军教授任项目负责人,韩德民教授任首席科学家的“睡眠呼吸疾病数字化集成设备分级诊疗体系研究”正式启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即睡眠憋气打呼噜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和源头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研究数据显示,OSAHS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的发病风险增加1.2倍至8倍,高风险岗位伤亡率高出正常7.3倍,睡眠中窒息死亡风险增加2.2倍至2.7倍。我国OSAHS高危人群约1.5亿人,患病人群至少5000万人。虽然OSAHS群体有着巨大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但现有治疗技术推广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满足所有患者治疗,也无法做到从源头预防发病。如睡眠呼吸监测检查方法预约时间较长,至少要2周至8周甚至更长,每次监测和分析需要12小时,医师每天只能诊疗3到5例患者,技术门槛高、成本高、负荷重、产出效率极低。目前由于95%的基层医院没有相关设备和人员,大量OSAHS患者涌向大城市,临床医生首诊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韩德民教授介绍,“睡眠呼吸疾病数字化集成设备分级诊疗体系研究”旨在突破大众化诊疗这一难点,重点解决四个方面问题:一是无线可穿戴设备诊断的标准化和准确性,二是云平台多终端数据集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三是持续增进专家智能分析诊断系统效能,发挥人工智能巨大作用,四是建立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疾病分类诊断标准,其核心就是医学人工智能技术支撑。

2018年5月17日华佗健康网正式成立。华佗健康网是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高速公路”,是构建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的一个重要抓手。基于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平台的华佗健康网包括医学人工、健康管理、亚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健康科普、培训教育等内容,将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提升患者医疗体验,促进医院学科建设发展,实现区域内医疗健康资源互联互通互动,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辐射全国的医疗服务网络体系。

2018年由清华大学吴及教授任项目负责人,韩德民教授任首席科学家的科技部重點研发计划项目“大众医疗健康医学人工智能管理服务模式”正式启动。课题在顶层设计上设置了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医疗健康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全学科大众化智能化诊疗平台建设,医疗健康分级管理与诊疗流程建设,智能技术分步准入评估与法规建设和构建模式开展多区域示范基地建设。通过这一研究,将真正实现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创新,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规范创新和平台创新,并完成区域医疗健康平台建设,项目预计示范人口500万人。目前项目已在甘肃、北京、青岛、河南等地区开展了大规模试点,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新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将日臻完善,并为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提供新方案。

62项研究获华夏医学科技奖华夏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科技奖(以下称“华夏医学科技奖”)是经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由中国医促会设立和主办的全国性医学奖项,主要奖励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药学、中医中药学等医疗和保健科技领域中推动自主创新、科技研究、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本次大会向62个研究项目颁发了华夏医学科技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31项、单项奖4项和特别贡献奖2项。

6个一等奖项目临床应用成效显著。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柴益民教授领衔完成的“肢体复杂组织缺损修复重建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成功治愈肢体复杂组织缺损患者累计超过两万例,在全国二十余个省市推广应用六千余例,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复杂组织缺损防治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扩大了我国肢体复杂组织缺损修复重建技术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亮教授领衔完成的“成人腰椎滑脱症外科治疗体系创新及应用”,建立了成人腰椎滑脱症的外科治疗体系并在全国推广应用,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后腰腿痛症状迅速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使更多劳动力重返社会,减少了家庭和社会负担。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龚启勇教授领衔完成的“精神影像学的临床基础与应用研究”,历经 10 余年努力开创了精神放射影像这一学科新方向,奠定了我国精神影像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引领地位。

由安徽医科大学梁朝朝教授领衔完成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癌的系列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教授领衔完成的“肿瘤营养关键技术及其推广应用”,创立了我国肿瘤营养学科,建立了肿瘤营养诊疗体系。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教授领衔完成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精准介入诊疗体系建立与临床应用”,规范了OCT技术的合理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了我国ACS精准介入治疗的发展。

华夏医学科技奖每年评选一次,获奖项目和等级由华夏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定,经华夏医学科技奖理事会审议并报中国医促会常务理事会确认后,由中国医促会发布奖励决定并颁发获奖证书、奖杯和奖金。评审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依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华夏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为加强奖项管理,坚持学术引领,中国医促会组建了“华夏医学科技奖理事会”,由60名两院院士领衔担任理事长、指导委员、副理事长,31所医学类高校、科研学术带头人担任常务理事,106个三甲医院、科研院所等单位带头人担任理事。依托中国医促会各专业分会专家力量,评审委员会还吸纳了各学科知名专家千余人,为华夏医学科技奖的评审质量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华夏医学科技奖于2010年启动,已成功举办8届,共计448个项目获奖。华夏医学科技奖的设立,对激励广大医学工作者攀登科技高峰,提高我国临床诊疗水平,促进推广和普及先进临床诊疗技术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专家简介韩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中国华夏医学科技奖理事会理事长,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北京市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所所长。世界华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院院长。长期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三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2年被授予联合国“南—南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奖”,这也是全球第一位医生获此殊荣。

推荐访问:健康 践行 中国 发展战略 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