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新生面部蠕形螨感染状况调查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757.3 R 384.4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7-0875-02

【关键词】 面部;螨感染;患病率;学生,医科

蠕形螨是人和哺乳动物的小型永久性寄生虫,有较强的宿主特异性,寄生于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蠕形螨感染可引起皮炎、皮肤丘疹脓疱性损伤、红斑痤疮样肉芽肿[1-2]、毛囊炎、酒渣鼻、痤疮、外耳道瘙痒、外耳炎和鼓膜炎[3]、慢性睑缘炎[4]等,也是眼睑基底细胞癌的致癌因子之一[5],影响健康和美容。为了解山西医科大学新生蠕形螨感染状况,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于2009年10月进行了本次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山西医科大学新生中随机抽取1 200人进行调查,收回问卷和标本1 176份,回收率为98.0%;有效问卷和标本为1 159份,有效率为96.6%,其中男生505份,女生654份。年龄17~22岁,平均18.7岁。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信息、皮肤类型、是否有面部疾患、洗脸习惯等。提前将透明胶纸剪成载玻片等长,粘贴在载玻片上,使胶纸一端稍长于载玻片,便于剥离,载玻片一端留出贴标签纸位置,以便记录检查者的姓名、编号、检查日期等。检查时对受检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嘱其晚上睡前清洗干净颜面部油污,将透明胶纸贴在鼻尖、颊部或前额处,次日清晨轻轻揭下,平贴于载玻片上。收集标本后作显微镜检查[6]。

1.2.2 诊断标准 查到成虫、若虫、幼虫或虫卵均判为阳性,其感染度按每份标本中蠕形螨检出数分为:1~3条为轻度,4~6条为中度,6条以上为重度。

1.3 统计分析 问卷填写和载玻片完好者予以统计,问卷题目漏答题者或载玻片打碎者不予统计。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蠕形螨感染情况 1 159名新生中,阳性人数为426人,总感染率为36.76%。男、女生感染率分别为41.39%(209/505)和33.18%(217/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P<0.05)。

2.2 城镇和农村新生蠕形螨感染情况 受检者中来自城镇589人,阳性221人,感染率为37.52%;来自农村570人,阳性205人,感染率为35.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P>0.05)。

2.3 本省和外省新生蠕形螨感染情况 受检者中来自山西省775人,阳性286人,感染率为36.90%;外省384人,阳性140人,感染率为36.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

2.4 不同种类蠕形螨感染情况 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者332人,感染率为28.65%;单纯皮脂蠕形螨感染者54人,感染率为4.66%;混合感染者40人,感染率为3.45%。毛囊蠕形螨感染率明显高于皮脂蠕形螨感染率(χ2=33.37,P<0.01)。

2.5 蠕形螨的感染程度 轻度感染319人,感染率为27.52%;中度感染67人,感染率为5.78%;重度感染40人,感染率为3.45%。轻度感染率明显高于中度感染率(χ2=256.56,P<0.01)和重度感染率(χ2=197.39,P<0.01)。

2.6 不同部位蠕形螨感染情况 鼻尖检出212人,感染率为18.29%;前额检出108人,感染率为9.32%;颊部检出106人,感染率为9.15%。鼻尖部感染率明显高于前额(χ2=39.21,P<0.01)和颊部(χ2=40.95,P<0.01)。

2.7 有无皮肤疾患与蠕形螨感染情况 有皮肤疾患(酒渣鼻、毛囊炎、痤疮、脂溢性皮炎等)者检出阳性284人,占总感染人数的66.67%;皮肤健康者检出142人,占总感染人数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9,P<0.01)。

2.8 是否共用洗具者蠕形螨感染情况比较 共用洗具者蠕形螨感染率为42.40%(315/743),独用洗具者感染率为26.68%(111/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1,P<0.05)。

3 讨论

由于蠕形螨检出率受检查方法、时间、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7-8],各地报道的感染率差别较大。本次调查表明,山西医科大学新生蠕形螨总的感染率为36.8%,与杨毅梅等[9]调查结果相似。蠕形螨感染男生高于女生,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雄激素刺激有一定关系。青春期后人体雄激素含量增高,且男生高于女生,故蠕形螨感染率男生高于女生[10]。从感染的蠕形螨种类分析,多为单纯毛囊蠕形螨,单纯皮质蠕形螨感染次之,混合感染最少;从感染程度分析,以轻度感染最多见,中度感染次之,重度感染最少。

人体蠕形螨可吞食上皮细胞,引起毛囊扩张、上皮变性,寄生虫体较多时,会导致皮肤角化不全或过度角化、真皮毛细血管增生以及皮脂腺分泌阻塞,机械刺激和分泌物、排泄物的化学性刺激,可引起变态反应。虫体进出活动携带其他病原微生物进入毛囊或皮脂腺,可致继发感染而发生皮脂腺炎、痤疮、酒渣鼻等皮肤疾病,除产生各种面部症状外,还给青年人带来心理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积极开展对蠕形螨感染的防治,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从感染部位分析,鼻尖部检出率最高,明显高于前额和颊部,后2处检出率接近,这可能与面部皮脂腺分布差异有关。不论男女,面部有疾患者蠕形螨感染率都高于无面部疾患者,因此面部疾患可能是蠕形螨易感因素。此外,可能与共用洗具者感染率高于独用洗具者,可能与共用洗具增加了蠕形螨间接传播机会有关。

蠕形螨具有生活史短、繁殖快、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等特点,因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对预防蠕形螨感染显得极为重要。可通过下列途经预防:(1)加强卫生教育,注意个人和集体卫生,常洗被褥和枕巾、用温水洗脸。(2)洗具用品要单独使用,避免间接感染。(3)合理选用有杀螨作用的香皂和洗面液,避免接触传染源。(4)饮食结构合理搭配,少吃辛辣及刺激性的食物。(5)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6)避免与蠕形螨感染者直接接触,减少直接感染机会。

4 参考文献

[1] GEORGALA S, KATOULIS AC, KYLAFIS GD, et al. Increased density of Demodex folliculorum and evidence of delayed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in subjects with papulopustular rosacea.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01,15(5):441-444.

[2] LEE JY, HSU CK. Granulomatous rosacea-like demodicidosis. Dermatol Online J, 2007,13(4):9.

[3] KLEMM E, HAROSKE G, WOLLINA U. Otitis externa and myringitis due to demodicidosis. Acta Dermatovenerol Alp Panonica Adriat, 2009,18(2):73-76.

[4] CZEPITA D, KUZNA-GRYGIEL W, CZEPITA M, et al. Demodex folliculorum and Demodex brevis as a cause of chronic marginal blepharitis. Ann Acad Med Stetin, 2007,53(1):63-67.

[5] ERBAGCI Z, ERBAGCI I, ERKILI S. High incidence of demodicidosis in eyelid basal cell carcinomas. Int J Dermatol, 2003,42(7):567-571.

[6] 殷国荣,叶彬.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指导. 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0.

[7] 王国英.透明胶纸粘贴法治疗大学生蠕形螨疗效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6):539-540.

[8] 梁裕芬,李辉.影响蠕形螨检出率因素的探讨.广西预防医学,1999,5(2):96- 97.

[9] 杨毅梅,何作顺,张莉.蠕形螨在大学生面部感染与分布的调查.热带医学杂志,2004,4(3):305-306.

[10]陈兴宝,吴观陵,孙新,等.现代寄生虫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899.

(收稿日期:2010-02-06)

推荐访问:山西 医科大学 面部 新生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