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春秋别样红

这里有一支为共和国砺剑铸盾的功勋队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支白发苍苍的特殊方阵,回忆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创业岁月,再现他们的光荣足迹,展示他们的精彩人生,追寻“两弹一星”精神的血脉根源,传承“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伟大精神的红色基因。

第一集:功耀丰碑(上)

2014年1月10日,人民大会堂,96岁高龄的程开甲院士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习近平主席亲自为他颁奖。

与这个万众瞩目的舞台,遥遥呼应的肇始源头,却是五十多年前最为苍凉的西北大漠。

位于天山深处的这片神秘建筑,是我国核试验事业的发祥地。我国核试验早期的指挥机关和科研机构,一直隐蔽在这个群山环抱之中。

这排掩映在白杨树下的土坯房,曾是程开甲的家,他在这里一住就是20多年。

作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程开甲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内的30多次核试验。他开创了中国系统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核武器战场应用奠定了基础。

今天,这里已是人去楼空,只有墙上斑驳的口号标语,默默记录着这里曾经的秘密与辉煌、光荣与梦想。

1949年,留学英国4年后的程开甲,顺利获得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成为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一名研究员。

然而此时,他远在万里之外的祖国正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

一天,程开甲从伦敦街头叫卖的报纸上看到:“大英帝国的军舰‘紫石英’号,因不听解放军的警告被炮击……”他第一次感到,被帝国主义欺辱了百年的中华民族,这次是真有希望了。

原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常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开甲说:“国家有新的阶段了,共产党把国家建立起来了,我们当时有很大的希望,希望回国之后贡献我们的力量。”

程开甲撕掉英国发给的无国籍护照,毅然踏上了回国的轮船。

从此,这位世界科学界的新星,一夜之间便消失在被西方封锁的红色中国。

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当程开甲院士胸挂“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再次站在世人面前时,时光已过去半个世纪,当年英姿勃发的留英博士,此刻已是满头白发。他和他的同事一起用智慧与汗水铸就了捍卫共和国的国防盾牌。他曾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不可能到美国去喊美国万岁,我只能喊中国万岁。我这辈子的最大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程开甲说:“那时候就是这个想法,没有自己的想法,让我在什么地方,我就做什么工作,让我在南京,我就在南京做教育工作,调我到北京来搞原子弹,我就搞原子弹,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工作方向,这就是我们当时的真实思想。”

如今,年近百岁的程开甲院士依然牵挂着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每当遇有重大科技活动总是积极参加,虽然行动已有些不便,但他的目光还是那么深邃,充满着智慧。

“两弹一星”事业是全民族的伟大事业。当年,遵照毛主席“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的指示,从海外归国的钱学森、朱光亚、陈芳允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和来自国内相关行业、不同单位的成千上万创业者,从四面八方汇聚起来,走进大漠深处。

吕敏院士是新中国选送到国外留学、最早参与筹建我国核试验研究所的专家之一,在大漠几十年与程开甲院士等比邻而居,他们和战友一起共同开创了我国的核试验事业。

作为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的长子,吕敏没有追随父亲的文科,而是选了理科。

1960年冬,得知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在华专家的消息,正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从事核物理研究的吕敏,立刻申请回国效力。

总装备部某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吕敏说:“中国人只要有条件,是可以把事情干起来的,给国内写信说,我们愿意干原子弹,不光是表示决心,确实是心里面觉得,只要我们拼命干还是可以的。”

回国后,吕敏立即开始研究原子弹爆炸的物理测量,他提出了以闪烁探测器和带放大器的示波器为主的测试方案,准确记录了1964年10月16日,那次激动人心的巨大脉动。

吕敏说:“蘑菇云一上来,欢呼,我们也挺高兴,但心里还嘀咕着,我们的东西照下来没有,曲线有没有,一共是12台示波器,全部数据都拿到了,这个也算是不错的。”

吕敏提出研制的测试仪器,后来被人们称为“功勋示波器”。

几十年如一日,吕敏和战友们用透支自己,来一点点推动中国的核试验事业。

直到1986年4月一天,吕敏倒在核试验场,被战友用担架抬上了飞机,医生说,要是再晚一点就没救了。

严重的肝病击垮了吕敏的身体,但并未击垮他为国防科技事业的献身精神。出院后,他带病领导了我国武器和卫星的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

吕敏说:“我们这些人干这个事,从年轻的时候就有这个,整个国家不强起来,看着心里非常窝囊,有这个心思要报国,能够为国家特别是想在国防上做一点贡献,那时候也用不着动员,心甘情愿。”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化学专业读到大二的毛用泽院士,改行学起了核物理,毕业后不久就来到试验场,为中华民族期待已久的那声东方巨响进行着准备。

防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毛用泽说:“他们戴着面具,穿着防护衣,进到工号里面就把所有的6套系统都打开,把数据测出来,大概也就是20秒,在20秒内就把几十个探头的数据都已经掌握了。”

谁也看不清防化面具下那一张张生动的面孔,但历史却永远记着他们在核试验场上建立的不朽功勋。

这位在我国首次核试验中担任防化数据测试总负责人的老人,已为事业奋斗了60年。

现在,经过多次手术,即使带上高度近视眼镜,两眼视力之和也仅为1.1的毛用泽院士,还时刻关注着世界核武器技术动态,他继续将头脑中储存的信息与能量,向年轻一代传递播撒着。

推荐访问:春秋 铸剑 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