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N含量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探索培养基N含量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方法]通过抽滤分离培养基与螺旋藻,测量滤液稀释10倍后的OD值来观察N含量变化,测量滤渣干重来观察螺旋藻的生长情况,从而找到最佳N浓度。[结果]当硝酸钠浓度为0.8 g/L时,螺旋藻生成最快,此时所得细胞密度为1.18 g/L,产量为21.8 g/(m2·d)。[结论]为家庭或办公室内生产螺旋藻时氮素的添加量提供指导。

关键词N含量;螺旋藻;生长

中图分类号S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4-022-02

由图1可知,加入氮素营养后的前20 h,氮素被急剧消耗。20 h后,氮素消耗减慢,而螺旋藻细胞仍然快速生长,说明前20 h的氮素营养主要用于补偿细胞接种前的N素缺乏。当培养时间为50 h左右时细胞干重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故此时硝酸钠浓度为0.8

g/L,所得细胞密度为1.18 g/L,产量为21.8 g/(m2·d)。

3讨论

在该试验培养条件中硝酸钠浓度0.8 g/L,其他盐浓度同Zarrouk 改良培养基,接种量为1/10,培养温度为10~20 ℃,光照强度为10 000~20 000 lx,50 L,所得细胞密度为1.18 g/L,产量为21.8 g/(m2·d)。而目前大面积养殖采用的开放池得到细胞密度为0.5 g/L,产量10 g/(m2·d),即该试验条件下培养螺旋藻比开放池培养具有更高的产量。

参考文献

[1]

刘娟妮,王雪青,魏丹,等.螺旋藻多糖的积累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海洋通报,2009(6):41-45.

[2] 陈新美,王晓华.螺旋藻藻蓝蛋白的稳定性及抗癌活性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6(1):59-62.

[3] 杨磊,夏宁,滕建文,等.酶解螺旋藻泥制备活性肽的工艺条件优化研究[J].食品科技,2009(12):244-249.

[4] 张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藻蓝蛋白的酶解及酶解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5] 李定梅.我国微藻产业的发展概况和前景(一)[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1(5):26-27.

[6]CIFERRI O.Spirulina,the edible microorganism[J].Microbiological Reviews,1983,47(4):551-578.

[7] 李博生.螺旋藻新种的发现与其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3:35-40.

[8] 胡鸿钧.国外螺旋藻生物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7,15(4):369-374.

[9] 胡鸿钧.螺旋藻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原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32.

[10] 胡鸿钧.螺旋藻养殖原理技术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9.

[11] 李全顺,贾庆舒.螺旋藻的生物特性及其应用价值[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8(2):122-125.

[12] 曹健,高孔荣.无机碳源和有机碳源的相对含量和相互作用对螺旋藻混合营养生长的影响[J].食品科学,1997,18(12):6-9.

[13] 田华,赵琪,郭敏.影响螺旋藻生物量的因素研究进展[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4(3):28-32.

[14] 曹世民.螺旋藻两种氮源的比较研究[J].海湖盐与化工,2000,29(5):30-32.

[15] 李夜光,胡鸿钧,龚小敏.螺旋藻培养液pH值变化的机理和碳源利用率的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1996(S1):242-248.

推荐访问:培养基 含量 螺旋藻 生长 影响